分类依据 |
分类 |
简介 |
典型代表 |
按照表现方式划分 |
图文自媒体 |
图文自媒体是目前自媒体主流的表现形式,主要以文字形式展示内容,其实用性较强 |
典型代表有言江、冷兔等 |
音频自媒体 |
音频自媒体主要为书籍、情感、资讯等内容的传播,较为适用于快节奏与碎片化的生活场景 |
典型代表有凯叔讲故事、吴晓波的财经分析等 |
|
视频自媒体 |
视频自媒体以搞笑类、严肃类等内容传播为主,具有直观且生动的优势 |
典型代表有一条、Papi酱等 |
|
按照运营者划分 |
个人自媒体 |
个人自媒体是以个人或是几个人合作运营的自媒体,其创作风格较为鲜明,独具个性化 |
如以八卦内容为主的萝严肃、扒姐来了等等 |
类商业自媒体 |
类商业自媒体是以公司、企业等商业组织的形式来运营的自媒体 |
如腾讯科技、36氪、虎嗅网、创业财经汇等 |
|
传统衍生自媒体 |
传统衍生自媒体主要是各种传统媒体因转型需要而诞生的子平台,其仅作为内容的补充传播与发布渠道 |
如人民日报、新华社、新浪娱乐、腾讯娱乐等 |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自媒体行业广告市场规模为578.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2.4%;2019年,我国自媒体行业广告市场规模为**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一、 优势分析
(1)伴随技术发展,自媒体内容形式推陈出新,内容传播形态愈发多元化,新的传播载体不断涌现。自媒体内容分发方式从简单的图文形式拓展到短视频、直播互动、语音播报等形式,内容维度升级明显,其中以短视频的阅读情况最为突出,其次为图文形式。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短视频、图文并茂、直播互动为我国用户最喜爱的阅读内容形式TOP3,占比分别为51.6%、49.2%、29%。

(2)自媒体运营者商业发展模式是基于目标人群,进而通过生产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在垂直领域拥有一定影响力后,自媒体积极寻求变现模式,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微信公众号文章赞赏TOP10为连岳、冯站长之家、范德衣彪、占豪、爱猫、小道消息、假装在纽约、Alex大叔、混乱博物馆、六神磊磊读金庸。
排名 |
账号名称 |
赞赏人数 |
预估最低收入(万元) |
预估最高收入(万元) |
1 |
连岳 |
6601 |
3.3 |
132.0 |
2 |
冯站长之家 |
4264 |
2.1 |
85.2 |
3 |
范德衣彪 |
2255 |
1.1 |
45.1 |
4 |
占豪 |
2079 |
1.0 |
41.6 |
5 |
爱猫 |
1893 |
1.0 |
37.9 |
6 |
小道消息 |
1875 |
0.9 |
37.5 |
7 |
假装在纽约 |
1781 |
0.8 |
35.6 |
8 |
Alex大叔 |
1654 |
0.8 |
33.1 |
9 |
混乱博物馆 |
1301 |
0.7 |
26.0 |
10 |
六神磊磊读金庸 |
1270 |
0.6 |
25.4 |
(2)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自媒体行业可实现海量数据抓取、文本标签分类以及知识体系建设和文本结构化处理流程,从而提升自媒体的选题策划、内容查找的运营效率,助力行业快速发展。在内容产生过程,自媒体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可实现文章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从选题策划、素材搜集、文章撰写等过程,人工智能均能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基础,提升自媒体行业的运营效率,同时更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纵观2018年各大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扶持计划,平台方以扶持优质自媒体为主,以原创度、垂直度、活跃度、粉丝粘性以及内容质量等指标为衡量标准,这表明自媒体流量红利将由自媒体人自己争取,团队化运营的自媒体优势将日渐凸显。
平台 |
补贴/扶持计划 |
今日头条 |
投入10亿元到悟空问答,投入400亿流量导微头条;将在平台上扶持1000个拥有一百万粉丝的账号 |
阿里大鱼号 |
计划签约1000个独家年度合作账号,以激励优质内容独家发布 |
网易号 |
投入15亿补贴内容创作者,其中10亿元用于补贴短视频及MCN,5亿元用于补贴图文类创作者,并将网易新闻平台50%的资源全部开放给MCN,从曝光、流量、品牌等多方面帮助MCN在网易号平台获得快速发展 |
二、 劣势分析
(1)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自媒体的典型特征为自由化,包括传播渠道的自由化以及内容的自由化。部分自媒体在内容创作上,以商业利益为衡量目标,常将质量不佳的信息直接向用户传播,进而严重损害公众的利益。在信息质量低下的背景下,自媒体行业发展受阻。
(2)抄袭现象严重:自媒体行业内抄袭侵权的现象十分普遍。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自媒体行业有将近百万条疑似侵权链接。抄袭侵权现象不断,更进一步阻碍行业有序发展。

三、 机遇分析
(1)自媒体平台主要以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头条号为主,且这三大平台的流量较多来自于移动端用户,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的增长有力保障用户的需求量。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人,较上年同比增长19.1%;2020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9.89亿人,较上年同比增长10.3%。

(2)近年来,我国政府将从事新闻类信息服务的自媒体纳入管理范围,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促进包括自媒体在内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如2017年6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提出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2017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规定》中提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调整增设新技术新应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不得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颁布日期 |
政策名称 |
制定部门 |
主要内容及影响 |
2017.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规定》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调整增设新技术新应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不得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
2017.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
2016.11 |
《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明确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在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时,都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并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
2016.11 |
《网络安全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建设、运营网络或者通过提供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
2016.09 |
《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
要求直播平台和个人必须“持证上岗”,没有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包括大量网红,不能从事直播业务,如果继续从事直播,就处于违法状态 |
2014.08 |
《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 |
国务院 |
为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将全国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管理工作授权至国家网信办,并由其负责监督、管理和执法 |
(3)目前自媒体均以建立情感关联的“人格化IP”为主,主动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将自身从内容生产者向服务提供商转化。自媒体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渠道进行众多消费业务的布局,打造跨界融合的运营模式,衍生不同的盈利模式,如移动电商、原创品牌、线下实体店等。自媒体的拓展的多元化消费服务将不断渗透用户生活的不同场景之中,覆盖传媒、教育、影视、餐饮、服装等领域,从而引导消费者养成品质化的生活方式。
四、 威胁分析
(1)行业乱象威胁:伴随互联网技术及相关应用的快速发展,自媒体资讯服务出现了非法网络攻击、虚假新闻等行为,侵害用户的合法权益,影响行业的整体形象。
(2)受平台制约威胁:自媒体账号单独发展成为APP的自媒体较少。大部分拥有自身APP的自媒体均以IP矩阵形式运营,这意味着自媒体发展顺利与否,受制于平台的政策和规则。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根据其注册规定,微信公众号的产权不属于实际运营者,而是属于腾讯公司。目前,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存着严重的抄袭现象,为了净化平台环境,微信多次对营销账号的活动进行限制。净化环境过程中,若微信没有针对原创内容的运营者实行保护措施,将会给原创运营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为自媒体的发展增加了一道门槛。
(3)政策监管趋严威胁:近年来自媒体行业相关监管力度逐渐加大,为行业提供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但在短期内,监管趋严将影响产业规模的扩张,部分盲目扩张的违规企业将得到惩处或面临关闭重整的风险。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自媒体市场调研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未来前景研究》
《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市场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