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医药流通行业作为服务型行业,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均较多,其中上游供应商主要是医药制造企业,下游客户主要是医疗机构、药店、诊所等广大的社区医药终端和基层医疗机构。此外,医药制作企业在选择配送商时,重点注意其下游的客户资源,即销售到终端的渠道;而医疗机构、药店、诊所等也希望与药品品类资源丰富的配送商合作,来获取物美价廉的药品。

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游方面:医药流通行业上游企业主要是进行药品的研发和生产,国家监管政策的出台,使得企业面临的监管压力加大,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不如以往。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为23908.6亿元,同比下滑7.47%;2020年H1为11093.9亿元,同比下滑2.3%。

2016-2020年H1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医药流通行业上游相关企业主要有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集团、浙江英诺珐医药有限公司、黑龙江中桂制药有限公司、浙江仙居制药销售有限公司等。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上游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优势

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中西药、中西成药,研究、开发新产品;销售本公司产品;批发保健品;中成药的生产、技术转让。

产品优势:主要生产冲剂、片剂、丸剂、口服液、合剂、糖浆剂、酒剂、酊水剂、胶囊剂共10种剂型,100余个品种的纯正中成药。

设备优势:拥有先进的制药设备,技术力量雄厚,重视质量管理,采用GMP管理企业。质量检测手段先进。

国药集团

组织药品生产;化学原料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的销售。

营销网络优势:在国内拥有生产企业、科研设计院所、药材种植基地和设在各大中城市基本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研发优势: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拥有国内实力最强的应用性医药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院。

浙江英诺珐医药有限公司

现代中药和天然植物药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以心脑血管系统用药、泌尿系统用药、糖尿病用药和神经精神用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重点。

品牌优势:公司已培育形成了康恩贝、前列康、天保宁、金奥康、珍视明等多个著名品牌及其系列产品,体现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其中“康恩贝”、“前列康”和“珍视明”系国家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

产品优势:公司已形成以现代植物药为核心,特色化学药为重要支持的产品结构。主要产品生产线涵盖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清热及镇痛用药等领域。

黑龙江中桂制药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大容量注射剂、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含中药材前处理及中药提取)、口服混悬剂制造。

技术及研发优势:以企业自身研究机构为主体,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新药研发机制,致力于药品研发和生产工艺的完善,不断提升公司技术工艺水平和新产品研发水平。

产品优势:主要产品为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和复方鱼腥草糖浆,其中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已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医保甲类产品,并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复方鱼腥草糖浆为全国独家品种。

浙江仙居制药销售有限公司

甾体原料药和制剂的研制、生产与销售。

销售网络优势:公司拥有一支超过700人的销售队伍,形成了医院线和OTC线两个完整的销售网络。

研发技术优势:多年生产技术的储备沉淀,使公司具有较强的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在小试阶段(实验室技术)向批量生产转化方面具有成熟的经验。公司对产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和生产成本的控制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游方面:医药流通行业的仓储物流技术可分为人工模式、半机械化和半自动化仓储物流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仓储物流技术三个层次。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仓储物流技术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相关企业主要有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优势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范畴覆盖医药及保健产品的生产、分销及零售。

产品优势:产品组合包括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制剂以及营养保健品,覆盖广泛治疗领域,包括心血管、消化道和新陈代谢、大容量静脉输注、儿科、呼吸系统等。

品牌优势:拥有“999”、“双鹤”、“赛科”、“东阿”和“毓婷”等“中国驰名商标”,“999”品牌还两次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TOP50强,“东阿阿胶”等品牌被评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分销网络优势:经营着一个由178个物流中心构成的全国性分销网络,战略性覆盖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医疗器械、制药设备、化学危险物品等的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产业链优势: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通过聚合产业链核心资源,积极发展创新业务,深入推进产业协同与运营整合,以独特的产业链组合优势,力求为医疗机构、患者、供应商等提供更为便捷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品牌优势:通过旗下一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著名产品品牌与“上海医药”主品牌有效协同,市场认可度高。

研发优势:建立了以中央研究院为技术核心的总院、分院研发体系,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10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采用开放式研究模式,与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多个创新药物处于申报临床或临床研究阶段。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医疗器械、中药材与中药饮片、食品、保健品等产品的批发,零售连锁,药品生产和研发以及增值服务业务。

销售网络优势:现已建立起全国性的销售网络,是现有全国医药商业企业中销售网络覆盖面最广的企业之一,具有销售网络的广度与深度优势。

技术优势:是全国医药流通企业中为数不多的进行现代物流技术自主研发与医药物流管理系统集成的企业之一,具有领先于行业的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的优势。

增值服务优势:率先在行业中开创了医药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交易业务,并具备向上、下游客户提供需求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的能力,具有开展电子商务交易及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优势。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医药领域的生产、加工和贸易,主要包括:药品生产与销售、药品/医疗器械的分销与直销、药品/医疗器械的贸易代理、工程施工和其他技术服务业务等。

国际化优势:公司国际营销网络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日本、意大利、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家设有代表处,在亚非拉等新兴医疗市场,通过承接各类大型政府医疗供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专业贸易经验。

协同力优势:在协同力方面,公司通过资源的盘点与整合,业务的链接与协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激发企业内部的造血功能,已经形成工商贸并举,多业态发展的优势格局。

产业群组合优势:公司致力于涵盖工、商、贸、终端服务等医药健康产业的主要产业群组合,布局全产业链的重要主导环节。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医药产品的销售。

网络优势:业务网络覆盖苏皖闽鄂等地及云川部分地区近70个城市,在华东区域保持有良好的规模、渠道以及商业网络竞争优势,尤其在苏皖闽三省具有较好的市场优势。

创新优势:是我国最早开展药事服务的医药流通企业,多年来努力探索、实践药事服务管理创新。曾荣获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荣获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最佳管理创新奖。

配送优势:公司已有物流中心26个,其中主要物流中心16个;拥有全国范围内较高水平的终端配送能力、辐射周边地区的快速配送网络体系以及药品仓库的较高管理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游方面:医药流通行业下游市场为医疗机构、药店、诊所等广大的社区医药终端和基层医疗机构,因此商业分销业务较为稳定,医药零售业务规模较小。2015-2019年我国药品市场全渠道销售额逐年增长,从13775亿元增至1821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23%。其中,等级医院占比最多,达七成左右。

2015-2019年我国药品市场全渠道销售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9年我国药品市场全渠道市场占比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下游相关企业主要有四川一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四川正和祥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四川省华寰药业有限公司等。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下游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优势

四川一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医药零售连锁和医药批发业务,其中医药零售连锁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店群经营优势:各区域市场品牌渗透力不断增强、门店商品和经营更加立体、新开门店成功率不断增加,形成强大的店群经营优势,最大限度提升城市或区域盈利能力。

全渠道经营网络优势:线下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线上业务积极迎接互联网化和移动互联网化,积极建设全渠道销售网络、全渠道沟通网络和全渠道服务网络,“互联网+一心堂”经营模式稳步推进。

四川正和祥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销售: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食品;普通货运。

对外投资和分支机构优势:对外投资4家公司,具有134处分支机构。其中被投资企业有四川正贤堂诊所连锁有限公司、贵州正和祥药业有限公司、湖南正和祥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以及四川正和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省华寰药业有限公司

主营行业为零售业,服务领域为许可经营项目:药品批发;销售:二类普通诊察器等。

品牌优势:拥有连锁品牌——“喜悦健康”、“百欣堂”、“华安堂”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MY)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本文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而成。我们保持中立立场,与文中提及的公司之间不存在业务往来,不涉及利益。文章仅作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口服减肥药产品持续推进,减重效果比肩注射剂型。诺和诺德于2023年5月公布口服司美格鲁肽 50mg 治疗肥胖症的 OASIS-1的Ⅲ期试验结果。OASIS 是评估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 25mg 和 50mg 治疗肥胖症的全球三期临床开发计划,共纳入约 1300 名肥胖/超重合并并发症患者。据诺和诺德公布数据,基线平均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银屑病患者基数庞大,2022年全球约1.25亿人,其中中国约670万人,占比高达53.6%。随着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增多,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呈强势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由6.04亿美元增长至14.36亿美元,CAGR达24.2%。预计2030年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达680万人,银屑病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近年来,在医疗机构检测需求增长及国产产品推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生化分析仪采购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21年的1675台增长至2024年的1792台。不过,受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增强以及行业规模化生产降低核心部件成本等因素影响,生化分析仪采购均价由2021年的46.39万元/台整体下跌至2024年的39.68万元/

2025年09月11日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2023年全球微创外科(包括硬镜、微创外科手术设备以及耗材(MISIA))市场规模为298.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微创外科市场规模将攀升至348.4亿美元,2023-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2025年09月09日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2021年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达303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已超50%,达55.6%;预计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有望以CAGR为21.1%速度增至2026年的789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8.2%。

2025年09月08日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老龄化挑战。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了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5.6%。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更多老年人会关注自身的肠道疾病及各种慢性病的抑制与辅助治疗,给益生菌市场带来无限潜力。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得益于企业快速扩张,我国眼科医疗供给市场不断扩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从945家增长至167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预计到2028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增长至3126家,其中民营眼科医院将达3044家。此外,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的执业医师(包括助理)、护士人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抗ED药物市场快速扩容但渗透率偏低 仿制药扎堆入场 竞争趋向白热化

我国抗ED药物市场快速扩容但渗透率偏低 仿制药扎堆入场 竞争趋向白热化

2019-2023 年,我国抗ED药物市场规模从42.8亿元增至78.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52%,展现出良好增长态势。不过,当前市场渗透率仍不足5%,与发达国家15%以上的水平差距显著,未来增长空间较大。销售渠道方面,院外市场占据主导,其中零售药店是核心销售终端。此外,目前我国抗ED药物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