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大输液行业产量与消费量均呈下降形势 其市场进入深度整合期

       大输液(LVP),又称大容量注射液,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50ml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是我国医药行业五大类重要制剂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按照临床用途,可分为基础输液、营养用输液、血容量扩张用输液、治疗用药物输液、透析造影类五大类。

大输液临床用途分类

分类

临床应用

基础输液(体液平衡类输液)

用于纠正病人体内水、盐或酸碱平衡,帮助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营养用输液

用于提供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素,使不能正常进食或超高代谢的患者仍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帮助患者渡过病程的危重期,使其获得继续治疗和痊愈的机会

血容量扩张用输液(代血浆)

主要用于增加血容量,防止失血性休克

治疗用药物输液

随着输液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临床治疗的需要,已有一些用于疾病治疗的药物被直接制成输液剂,其中包括抗感染药、抗肿瘤药、消化、心血管用药、中草药提取物等

透析造影类

主要应用于透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几年,受“限抗令”、“限输令”等政策及国内大环境影响,大输液产量增长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大输液产量约为110亿瓶(袋)左右,同比下降5.1%;2019年我国大输液消费量约为105.6亿瓶(袋)左右,同比下降1.49%。预计到2020年将保持下滑趋势。

2015-2019年我国大输液产量以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9年我国大输液消费量以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大输液产品朝着塑瓶、非PVC软袋和直立式软袋包装的方向发展。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输液市场将呈现“4(软袋)-4(塑瓶)-2(玻璃瓶)”格局,即软袋和塑瓶输液产品各占40%的市场份额,玻璃瓶输液占据20%的市场份额。

我国大输液行业包装材料市场结构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大输液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输液行业步入深度整合期,预计近几年我国大输液行业政策仍将保持高压状态,行业将加速洗牌。

我国大输液行业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具体特点

无序发展(1980-2000)

2000年以前,我国有400多家输液制剂厂家,厂家规模小,生产环境差,产出率低。市场分散,无序竞争。医院也可自行生产大输液制剂,行业缺乏有效质量监管。

规范发展(2000-2002)

2000年后禁止医院自行生产大输液制剂,开始强制性GMP管理。390家通过GMP认证,生产能力仍很小,不超过3000万瓶/年,以玻璃瓶为主。2005年前十家企业所占份额23%

稳定发展(2003-2012)

2006年后塑瓶和非PVC软袋输液逐渐取代玻璃瓶输液。行业集中度开始提升,2006年前 十家企业所占份额达到48%2011年颁布新版GMP认证。2012限抗令发布使输液市场需求下降约25%,输液终端发生结构性变化。

初步整合(2013-2016)

2013年底约34%的输液厂家因未通过新版GMP认证而退出市场。低层次、低成本、小作坊式的无序竞争逐渐消失,前十家企业份额进一步提升至73%2016年门诊输液被叫停,输液行业有所下滑。

深度整合(2017-2020)

2018年行业进人研发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研发能力薄弱、生产设备和管理水平落后的小企业进一步被市场淘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shz)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大输液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