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我国药品行业前景分析:新政策是否真的利于民

   报告网摘要: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近日发布《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明确从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那么在取消政府定价后,“降价死”现象会否消失?是否真的利于民?诸多问题人需要时间观察。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近日发布《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明确从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那么在取消政府定价后,“降价死”现象会否消失?是否真的利于民?诸多问题人需要时间观察。

  ——药品价格会否出现上涨?

  在此次改革前,官方通过政府指导价(最高零售限价)来对药品价格进行管理,如今,这一价格“天花板”即将取消,民众普遍担心:药价是否会随之出现大幅上涨?

 官方给出的答案是:不会。国家发改委表示,政府综合监管有能力避免绝大部分药品交易价格异常上涨;新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可以动态调整,将对市场交易价格发挥较强引导作用。因此绝大部分药品市场交易价格不会上涨。但不排除部分药品价格因成本、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会有所变动。

  “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药价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上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蔡江南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医院药品的实际价格是通过集中招标采购确定的,而招标的价格一般会低于最高限价,在招标采购机制的约束下,取消最高限价对于药品的实际价格不会发生大的影响。

  事实上,一些放开最高限价的地区的药价并未出现暴涨的局面。如,江西自2014年4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全面放开省管601种非处方药品的价格,不再制定最高零售价。一年来,江西省大部分非处方药品价格都保持了平稳运行,少数低价非处方药和保健、滋补类非处方药品价格有所上涨,个别价格较高的非处方药价格则略有下降。

  ——“降价死”现象会否消失?

  在实施最高限价十多年的时间里,官方开展了多次降价行动,大幅下调了很多药品的最高限价,但一些药品尤其是低价药,最后却遭遇了“降价死”的尴尬。

  所谓“降价死”,就是只要价格主管部门一下调价格,一些药品就从市场上消失,或者改头换面重新出现。在此情况下,老百姓对药价的下降感受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专家表示,随着原材料、劳动力和环保投入等制药成本飞涨,而低价药受到最高限价制约,价格上涨空间十分有限。随着利润日薄,低价药品就渐渐被药厂限产甚至直接停产。

  那么,在取消最高限价之后,饱受诟病的“降价死”现象是否就此消失?分析认为,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有利于药企在生产低价药品时保留合理的利润空间,调动生产积极性,从而促使一些经典低价药品重新回归市场。

  ——“以药养医”、“看病贵”难题能否破解?

  此次《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引导药品市场价格合理形成,进一步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根据这则《意见》,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的程序、依据、方法等规则,探索建立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

  “长期来看,取消药品最高限价,建立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让供求双方谈判协商,让医保发挥更大的作用,将促使药品价格出现往下走的趋势。”蔡江南说。

  蔡江南表示,当前由于医疗服务价格过低,促使医院以过度检查、“以药养医”等方式补偿。在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后,“医疗服务价格偏低、药品价格偏高”的结构问题将得以调整,这有利于理顺医药价格机制,减缓或消除“以药养医”的现象,也将对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产生积极作用。

  北大医学部药学院教授史录文则认为,真正破除“以药养医”怪圈,推动医药行业健康发展,还需要公立医院改革、医保体系完善等各项措施协同推进。药品从生产上市、进入医保报销体系到医院处方使用,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制度设计。

  ——药品价格监管是否一放了之?

  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是否意味着政府完全放开了药品价格的管理?药品价格是否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对此,国家发改委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并不是放弃政府对药价的监管。有关部门将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采取综合监管措施,保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上述《意见》提出,价格主管部门将重点做好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加强医疗行为监管、强化价格行为监管等四方面工作,并且将建立信用奖惩机制,把药品价格违法行为列入价格诚信记录。

  “取消政府定价不是一放了之,不等于放任不管。”蔡江南建议,一是要改善市场准入的监管,避免过紧或过松;二是新的药品价格机制要全面考虑药品的性价比、安全和疗效。当前药品招标往往太过偏重价格,忽视质量,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取消药品政府定价是医改的重要一步,下一步要做到真正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合理的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的决定机制,这对于激发医生积极性、缓解看病难和医患矛盾意义重大。”蔡江南说。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药品制剂市场格局分析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9)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静丙行业现状分析:临床认知度或将提升 集采降价温和

我国静丙行业现状分析:临床认知度或将提升 集采降价温和

2018-2022年,我国静丙批签发实现稳定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静丙批签发达到1089批次,截止2023年前三季度累计批签发902个批次,同比增长17.44%。

2024年05月15日
我国ADC药物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空间充足 国产新药将迎来上市高峰

我国ADC药物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空间充足 国产新药将迎来上市高峰

随着上市药物的不断开拓市场以及新产品上市的带动,全球ADC药物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ADC药物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9亿美元,2018-2022年复合增速40.4%,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47亿美元,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30.0%。

2024年05月13日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ICL)行业分析:市场规模超百亿 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ICL)行业分析:市场规模超百亿 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同时,ICL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研究投入及运营经验,因此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ICL)行业渗透率较低。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ICL)行业渗透率约为6%,远远低于日本的60%、德国的44%以及美国的35%。

2024年05月10日
我国叶黄素行业:护眼观念日益增强带动需求不断扩大 产量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叶黄素行业:护眼观念日益增强带动需求不断扩大 产量规模不断增长

叶黄素作为维持视力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在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15-2022年期间我国叶黄素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叶黄素行业市场规模从2.59亿元增长到了4.75亿元左右,增长近两倍多。

2024年05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整体环境持续利好 嘉和美康为领军企业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整体环境持续利好 嘉和美康为领军企业

当前,我国电子病历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CR5达到62.4%,CR6接近70%,以嘉和美康、卫宁健康、东软集团、创业慧康、东华软件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凭借着技术研发等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嘉和美康是我国电子病历市场领军企业,2022年市场份额接近20%

2024年05月06日
我国人工晶体行业:国产化率低 市场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

我国人工晶体行业:国产化率低 市场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

当前我国人工晶体行业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爱尔康、强生、博士伦和卡尔蔡司等外资企业主导。对比外资企业,本土人工晶体企业主要布局中低端人工晶体市场,出现了一批较为优秀的本土人工晶体企业,包括爱博诺德、蕾明视康、瑞霖医药、昊海生物、河南宇宙、天津世纪康泰等公司。

2024年04月29日
小核酸药物行业: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诺西那生钠销售额遥遥领先

小核酸药物行业: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诺西那生钠销售额遥遥领先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球共有19款小核酸药物获批上市(包括已退市的3款小核酸药物),适应症主要集中在罕见病领域,包括杜氏肌营养不良、脊髓性肌萎缩等。从分类来看,ASO药物占比最大,共有11款药物上市,占比达到57.89%;其次是SiRNA药物,共有6款药物上市,占比达到31.58%。

2024年04月28日
我国血液透析机行业高度集中 政策推动下国产替代化步伐或将加快

我国血液透析机行业高度集中 政策推动下国产替代化步伐或将加快

当前,我国血液透析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2022年CR5超过90%。由于我国血液透析机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其市场份额主要被费森尤斯医疗(德国)、贝朗医疗(德国)、百特医疗(美国)、尼普洛(日本)等外资企业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024年04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