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解热镇痛药市场分析

    近期披露的2007年1~3季度化学原料药生产及出口的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前三个季度,解热镇痛药的产量为5.3万吨,同比下降16.4%;供应出口量同比下降12.6%。

    作为全球药物发展最快的一个大类品种,解热镇痛药的以上数据引起了业内关注。有分析认为,该大类产品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口量占总产量60%~70%的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阿司匹林的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了15%和11%。在该大类产量上百吨的17个品种中,16个品种有出口,但仅3个品种的供应出口量同比增长,其他品种同比均为负增长,这是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

    事实上,近几年来我国解热镇痛药产业持续迅猛发展、势头看好,但同时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

    产销近况

    目前,全球解热镇痛药年产量20多万吨,制剂几千亿片。迄今,临床使用的解热镇痛药达100多种,其中通用名药物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且许多品种进入了OTC市场,全球市场销售额在百亿美元以上。

    我国生产解热镇痛药的历史已有60多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解热镇痛药的生产大国、全球解热镇痛药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一是规模大。我国主要的解热镇痛药生产企业有10余家,单品种生产规模都很大。如扑热息痛四大生产企业规模都在5000吨以上,最大规模1.5万吨。阿司匹林三大生产企业规模都在4000吨以上,最大规模8000吨。安乃近三大生产企业规模在4000吨以上,最大规模8000吨。

    二是产量高。上世纪末,我国解热镇痛药产量为5.5万吨,2003年达到6.2万多吨;2005年我国解热镇痛类原料药出口总量达到7.04万吨,在2003年的4.65万吨基础上增长了50%,占12大类化学原料药类出口商品的4.36%;现在我国解热镇痛原料药的生产规模早已超过10万多吨。

    三是品种全。目前我国生产的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安乃近、萘普生、安替比林、双氯芬酸等已成为市场中的主流品种。

    四是出口多。解热镇痛药是近些年来我国外贸出口中依赖的重要品类,出口量占产量的60%~70%,为国际市场的主要供应国。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数量为4.64万吨。

    五是价格低。我国生产的解热镇痛药因吨位较大、工艺较成熟、原料自行配套、人力较低廉,因而售价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中,一些产品能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走势。

    四大问题

    尽管我国解热镇痛药的生产和销售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今后进一步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一是技术优势未确立。多年来,我国几大解热镇痛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成倍增长,规模优势渐渐呈现,但是技术优势、质量优势有待确立。一些企业规模和产量的扩大靠的是新增生产线,拼设备和人力,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增长的模式。在工艺技术改进、成本降低、质量提高、排污治理、能耗降低等诸多方面的进步不明显,技术优势不突出。近年来,我国能源、电力、水资源、人工等各项费用在不断上涨,环保治理要求越来越高,对今后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光有规模优势而没有技术优势,势必会影响企业今后进一步的发展。

    二是价格逐步下滑。虽然我国几大解热镇痛药的产量在不断增长,出口屡创新高,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扩大,可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未实现同步增长。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数量虽同比增长0.71%,但出口金额同比减少0.43%,年均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13%。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得销售价格逐年走低,一些生产企业仅是微利甚至保本经营,却似乎没有过多的办法,只是一味地降价争市场。又如阿司匹林,上世纪90年代中至今,出口数量年平均增长率约9%,出口价格年平均降幅超过3%。

    近些年,一些国家先后对我国的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产品提出反倾销调查,此类贸易摩擦对我国产品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销售造成了一些影响。

    三是市场营销薄弱。多年来,我国主要解热镇痛药产品的产量大部分要靠外销,出口遍及全球五大洲。如扑热息痛现已出口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阿司匹林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量都占产量的很大部分,产品的出口依赖性很强。如,目前我国扑热息痛生产能力达8万吨,实际产量约5.35万吨,其中内销仅占7000多吨。

    长期以来,我国解热镇痛药产品出口基本上是供货给中间商,而不是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由于受到中间商的层层盘剥,售价低廉,企业利润很薄,主要靠出口退税补贴,且市场不稳定。而国外解热镇痛药生产巨头经多年运作,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全球销售渠道和网络,直接卖给终端客户,利润要高许多。

    四是产品档次不高。目前我国出口的解热镇痛药大部分作为化工原料进入国际市场,价格低廉。只有少数企业品种通过美国FDA、欧洲COS证书进入欧美高端医药市场,更不用说制成解热镇痛药制剂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业内人都知道,化工原料、医药原料、药物制剂三者间的价格差别十分巨大。我国企业每年耗费大量水、电、能源,投入大量人工,还要解决三废治理等问题,生产出成千上万吨的解热镇痛药产品出口时仅作为低端的化工原料。可以说,承担的是最苦最累最耗能源的那部分工作,得到的利润却很少。据行业人士观察,近些年来,我国扑热息痛等的出口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未来发展

    事实上,我国解热镇痛药产业要长远发展,从生产大国变为生产强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争取占领更多国际市场份额。

    近半个世纪来,尽管市场上有上百种解热镇痛药,但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始终牢牢占据国际解热镇痛药市场的前3位。特别是在COX-2抑制剂类解热镇痛新药接连遭受重挫之后,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因其价格低廉且疗效确切,为市场长期看好,今后国内外市场需求还会大量增加。

    作为我国外向型出口的大宗产品,解热镇痛药也值得大力发展。目前,世界医药原料药生产正从欧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转移,我国企业可以持续发展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解热镇痛药的规模和产量,争取占领更多国际市场份额。从全球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应在今后发展中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将全国生产进一步集中,从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二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

    目前国外已基本停止或限制生产使用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安乃近等品种,但这些品种在我国仍占有较大比例,挤占了相当一部分市场,对国内提高用药水平和改善用药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威胁。

    另外,国内解热镇痛药虽然产量巨大,但在经济规模和工艺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大部分产品基础差、技术水平低,长期处于布局分散、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态;虽然品种多、发展快,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产品由短缺变为相对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往往引发恶性的价格竞争。

    这些都要求解热镇痛产业必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

    三是提高技术水平以增强竞争能力。

    在市场竞争中,规模优势、价格优势并不是克敌致胜的唯一法宝,技术水平是很重要的。在国际解热镇痛药市场上,我国产品虽有价格优势,但在出口价格比我国更低的印度原料药咄咄逼人的竞争下,某些品种(如布洛芬中的外消旋布洛芬)有可能受低价印度产品冲击而失去部分欧美市场。

    我国企业应逐步将规模优势、价格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通过一系列技术工艺改造、革新,达到技术最优,能耗最低,质量最好,成本最低,这样才能抓住长远发展的“牛鼻子”。同时应努力完善自身条件,使更多企业获得美国FDA、欧洲COS认证,让产品打入国际医药市场。更要投入力量,开发解热镇痛药制剂产品打入国际高端市场,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四是构建销售网络打造品牌产品。

    由于我国大部分解热镇痛药生产企业是向中间商供货,与国际市场终端客户不直接接触,往往得不到第一手信息。当市场发生变化时无法快速做出反应和调整,在价格和利润上更是受到制约。

    事实上,我国企业可以考虑逐步在全球建立自己的网络和机构。虽然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从我国企业目前状况看,实力还不够。但从长远看,这是企业走向世界,发展壮大的一条途径。

    此外,现在国际市场上,品牌对产品的销售和价格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客户在购买产品时十分注重品牌。要使我国解热镇痛药在国际市场上真正做大做强,就要创出自己的名牌产品。以前,我国企业对此重视不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并已在这方面下功夫。

    五是加强环保,节能减排降低成本。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高能耗、高污染的发酵类、化工类原料制药企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两年来,多家原料药企因环保压力停产减产的实例事实上敲响了警钟。

    既往,有诸多原因造成了我国解热镇痛药等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对环境保护投入欠账较多,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舍得投入资金和力量,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随着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能源价格也会一路走高,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高生产水平,做好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对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医用耗材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持续扩容 乐普医疗为领军企业

我国医用耗材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持续扩容 乐普医疗为领军企业

但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医用耗材行业的政策扶持,国内也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其中乐普医疗市值最高,达303.91亿元;其次是惠泰医疗、欧普康视,市值分别为259.76亿元、202.58亿元。

2024年04月23日
跑马圈地加速 连锁药店步入万店时代 门诊统筹管理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跑马圈地加速 连锁药店步入万店时代 门诊统筹管理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从门店数量看,目前老百姓、益丰药房、大森林门店数量已突破10000家,扩张速度相对较快。根据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老百姓连锁药店数量达10783家(含3134家加盟店),益丰达10286家(1962家加盟店),大参林达10045家(2007家加盟店)。

2024年04月22日
我国自免诊断行业:潜在需求较大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外资企业仍占主导

我国自免诊断行业:潜在需求较大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外资企业仍占主导

相较于欧美进口品牌,国内企业进入自免诊断市场较晚,且前期主要为酶联免疫法等同质化技术产品,无法对欧美进口品牌形成较大的冲击。自 2010 年以后,随着国内企业自免产品的陆续推出及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外资企业的垄断地位被逐步打破,目前国内企业中,亚辉龙、科新生物、浩欧博市场份额相对较高。

2024年04月19日
我国痤疮药物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需求量庞大 新药放量下市场将稳步增长

我国痤疮药物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需求量庞大 新药放量下市场将稳步增长

而在新药研发方面,我国企业痤疮新药研发方向紧跟指南,并且积极跟进国外最新痤疮药物研发方向,如固定剂量复方药物(阿达帕林克林霉素凝胶、他扎克林乳膏等)、作用机制创新的ASC40片等。

2024年04月18日
多肽药物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研发速度加快 正逐渐缩小与美国差距

多肽药物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研发速度加快 正逐渐缩小与美国差距

1920年代胰岛素的分离和首次治疗使用胰岛素就证明了多肽自身成药的可行性。自将近一个世纪前胰岛素问世以来,已有80种以上的多肽药物进入市场,行业规模逐渐壮大。2020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已达629亿美元,预计2026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将达1049亿美元,2020-2026CAGR达8.90%。

2024年04月17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成长空间大 当前应用主要集中于医疗机构与康复中心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成长空间大 当前应用主要集中于医疗机构与康复中心

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医疗场景中辅助医护工作的机器人。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随着优质国产企业不断涌现,我国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资源不断汇聚,整体行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已增至97.1亿元。而随着医疗机器人市场整体市场的发展也将带动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2024年04月17日
全球细胞和基因治疗(CGT)行业分析:商业化应用加快 市场集中度高

全球细胞和基因治疗(CGT)行业分析:商业化应用加快 市场集中度高

根据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协会(ASGCT)的统计数据,2021年Q1-2023年Q3,全球基因治疗研发管线数量由1711项增长至2082项,期间增幅为21.68%。从临床阶段来看,全球CGT药物在研管线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处于临床前期、临床I期、临床II期的在研管线占比合计达97.00%。

2024年04月16日
我国新生牛血清行业产业链分析:下游疫苗、诊断试剂等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我国新生牛血清行业产业链分析:下游疫苗、诊断试剂等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生牛血清市场规模达9.93亿元,同比增长6.0%。预计2024年我国新生牛血清市场规模将增至12.36亿元。目前我国疫苗生产大部分运用国产新生牛血清,国产品牌如天杭生物、民海生物、金源康、荣晔生物等占据中国新生牛血清市场主导地位。

2024年04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