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8年中国抗生素产业市场形势解读

    面临紧迫的环保形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扛顶原料药出口主力的抗生素产业,未来之路指向何处?新年伊始,健康网举办了2008新年抗生素论坛,国内60多家相关企业的90多位代表会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当前及今后的产业形势。本版特别邀请健康网首席研究员吴惠芳女士撰文,从行业政策、国内外市场形势的角度对2008年抗生素产业进行解读。

  2008年对于中国医药企业尤其是抗感染药生产企业来说,应该是需要加强思索和行动力的时刻,因为过去的2007年的环保行动以及一系列产业调整政策带给业界太多的震撼。
 
  利润飘红
 
  发展待增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1个月,中国制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双双上扬,特别是销售利润同比上升51%,而2006年的利润增长率仅为11%。不得不承认,2007年制药工业走向了好光景。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行业发展能力评估并不乐观,国家发改委的一组数据显示,与历年相比,2007年前8个月,医药行业的发展能力评估并没有提升,这反映出医药行业对技术、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和依赖,发展能力与利润增长并不能同论。因此,对于2008年来说,医药行业应把提高行业综合发展能力作为追求目标,而不单纯看利润。
 
  价值萎缩
 
  权重下降
 
  抗感染药虽然仍是中国药品应用的最大一族,但是,它的权重在下降,突出表现在数量、金额在增长而价值却在萎缩。
 
  发达国家的今天预示着我们的明天,随着我国医疗体制与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抗感染药发展会类似发达国家的用药趋势发展。从现有用药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2003年以前,用药额排名前十位的药品中还有抗感染药品,而进入2004年后排名前十位的药品中就没有抗感染药了,全球最畅销药品排名近五年也都没有抗感染药的身影。
 
  近年我国抗感染药的市场规模在扩大,是因为由于生活水平、医疗条件改善使用药人群增加。不断下调的药品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扩大了药品销售规模。同时,各种名义的新药上市也是销售额增大的因之一。
 
  2008年抗感染药市场还有增大的空间,这取决于不断完善的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
 
  市场取向转移
 
  口服品种待升迁
 
  2007年前三季度的大型医疗机构用药抽样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传统、大宗、低价格的抗生素,例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唑林、阿莫西林等,都未能进入前20位排名;而头孢替安、头孢米诺、头孢吡肟、美洛培南等,这些被视为小品种的抗生素却成为排头兵。
 
  从抗生素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结果并不支持统计结论,与会代表都证明本企业的传统品种销售数量和销售额都在增长,还有供不应求的情况。原因在于市场取向发生变化,传统、大宗品种都进入到自然销售和大区域的流通渠道,最终药品流向面更广、终端渗透率高,体现在基层中小型和社区医疗机构以及零售药店消化掉大量药品份额。因此,对于传统、低价格药品,这种市场流向是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公共医疗卫生所遵循的公益性原则也是老品种最有利的基础。
 
  预计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会将口服类抗生素品种推上一个新台阶。目前我国口服的抗生素无论是数量还是销售额,都是偏弱的一类,而在欧美却不然,这主要是由于用药习惯问题。试想,如果由于医改成功,医药分开,削弱了以药养医的势力,必将调整医生的处方习惯,相应会降低对注射给药的追宠,口服类抗生素的市场就会日益显现出规模性来。
 
  涨跌失度
 
  新年期待理性
 
  众所周知,2007年抗生素原料药特别是基础大宗原料药经历了价格暴涨与急跌的变化。以阿莫西林为例,从年初的210元/公斤一直涨到7、8月份的520元/公斤,对于制剂生产厂家来说,一下增加了上千万元的成本投入。但是在9月份之后又下滑到现在的260元/公斤,实在让制剂企业措手不及。不仅是制剂企业有这样的疑问,国外同行也有类似的疑问,印度鲁宾公司代表Vijayaraghavan 先生就对2007年中国产品价格的大涨大跌很不理解。所有这些涨价的理由经不起考验,跌价是不可避免的。
 
  经历了大乱,必将走向大治。2008年,阿莫西林这类大宗量、影响面广的原料药价格涨跌变化肯定还会发生,但如果再像去年一样没有章法,不仅是制剂企业苦不堪言,原料药企业也同样逃脱不了遭受损失的命运。
 
  排污标准试行
 
  筑高行业水准
 
  国家的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是鼓励高新研究和技术创新,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种类,这将促进和引导医药产业告别低附加值原料药生产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朝着高附加值、环保型领域发展。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和《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逐步落实,提高了制药产业的准入门槛,也意味着新进入者有更高的水准。抗生素行业将首先是这一产业方向的调整所带来受益者和“受害者”。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抗生素原料药,特别对发酵类、合成类生产企业是十分严峻的考验。从现有我国制药生产企业的环保设置基础来看,能够达到COD150mg/L的标准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大吨位的发酵类产品,虽然产品本身的排污强度不大,但是由于量大,故排放规模远大于小型高污染、高危害产品类,也就使得抗生素行业受到的关注面和风险度更高。2007年不少企业受到环保事件的影响而导致某个产品行情发生变化,环保成为引起行业震荡的导火索。
 
  2008年环保将成为行业一大主题,也是提升产业价值的助推器。企业在这个问题也将面临生、转、存的考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