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跨国制药企业研发中心在华影响力分析

    跨国药企称,通过在华研发中心,他们将把相对成熟的制药研发过程和转化科学等新兴药物开发理念带入中国。

    2007年是跨国药企宣布在华建立研发中心最为密集的一年。2008年,这些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发展之路怎么走?它们将对整个制药研发圈产生怎样的影响?

    作为跨国药企研发高级人员出席最为密集的高端专业会议之一,中国药业研发国际会议近日在沪召开,包括辉瑞、葛兰素史克、诺华在内的各跨国药企中国区研发总裁集体亮相,共同讨论上述焦点话题。

    全程在华各有特色

    无独有偶。就在中国药业研发国际会议结束当天,诺华在华研发中心举行了奠基仪式。而早在2006年底,诺华就宣布投资9800万美元建设该中心。

    对此,诺华中国生物医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恩介绍说,“研发中心将从疾病模型入手,关注发现靶点、寻找药物治疗途径、临床试验到申报批准的全过程,并与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运用紧密联系。”

    两年前,业内部分观点认为,跨国药企在华建立研发中心“是为临床试验服务,不具备核心技术”。而当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纷纷宣布“将药物研究开发的全程都在中国完成”的那一刻起,即已宣告其各自在华研发中心将以独立的研究方向和完整的研究过程出现,而非跨国药企研发群体中的附属品,它们将把相对成熟的制药研发过程引入中国,把转化科学等新兴药物开发理念带入中国。

    不难发现,跨国药企在华研发中心的共同特点在于,将以中国市场的需求作为首要研究方向。

    阿斯利康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张晓林在本次会议上一再强调“InChina,for China”(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我们的研究集中在肺癌、肝癌等东方人的高发疾病上。初期,我们主要致力于新生物标记物的寻找、开发和验证。”

    尽管将目标定为在中国人的高发病种上,但各跨国药企发挥一己所长,选择的病种各有不同。如诺华目前在华研发以肝病引发的肝癌为主,葛兰素史克以神经退行病变为研究方向,罗氏则继续在肿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刚与诺华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签订建立联合研究室的复旦大学副校长陈晓漫表示:“跨国药企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广泛扎实的科研实力,而从中国创新和疾病治疗的角度看,他们(在华研发中心)的加入使我们多了一些经验丰富的与疾病斗争的战友。”

    多种方式保证效益

    除了直接在华投资建立研发中心,资本投入也是跨国药企开展在华研发的一种方式。礼来公司就曾在2007年将1000万美元交由专门致力于生物医药风险投资的百奥维达公司,随后又成立了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中国区经营中心,未来3年预计投资1亿美元。

    “礼来在国外有过投资本土企业而自己不再单独设立研发中心的先例。”一位与会人士透露,通过这样的方式,跨国药企可借助本土企业熟悉当地情况法规文化等优势,规避风险。

    相对低调的辉瑞亚洲研究中心也一直密切关注国内中小型研发企业。在中国药业研发国际会议上,辉瑞还开辟了专区,接受企业的项目合作方案和资料说明。而此前,上海张江已有部分企业与辉瑞达成了合作或有合作意向。“现阶段,辉瑞主要在研发早期与企业展开合作。”辉瑞亚太研发中心负责人Steven Yang如是介绍。

    据了解,不少跨国药企还设有研发风险基金,但风险基金进入中国的速度目前缓于直接建立研发中心。

    多方联动整体提升

    事实上,这些研发中心建立后并非孤立发展,而将融入国内研发产业圈,与国内研究机构(如CRO)、医疗机构等建立广泛的联系。

    作为CRO服务商,美迪西生物医药公司临床前研究实验室在去年成功获得融资,其首席执行官陈春林指出,尽管他们目前的客户群主要在海外,但随着跨国药企研发中心在华业务的逐步增加,必将催生更多的合作。“这将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氏中国研究中心科研总监陈力也告诉记者,他们已在过去3年与国内CRO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有利于整个国内研发水平的提升”。

    跨国制药企业在华建立研发中心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中小型海外研发机构起到领头羊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纳米生物科技园副总经理刘毓文表示,跨国药企此举对其海外招商有很大帮助。而那些被招商成功的企业,也可能在未来成为跨国药企的合作伙伴。仅以该园区为例,现已基本建立了完整的RNA干扰研究企业群,形成国内第一条RNA干扰方面的价值链。价值链上的企业,均有可能成为跨国药企相中的对象。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以及不规律或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302.52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412.59万人。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2018-2023年期间,在供需两侧协同推动下,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案例数和市场规模分别实现19.42%和13.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也在稳步提升。但受价格高、行业起步晚等因素制约,目前渗透率仍然偏低,未来市场增长潜力显著。近年来,我国隐形正畸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其中,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近年来,我国POCT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的高增长赛道。数据显示,我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44%,明显高于同期体外诊断行业整体13.42%的增速水平。特别是在2023年,POCT市场仍保持20%的同比增速,远超免疫诊断(13.03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零售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一门店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也称为独立零售药店。零售药店主要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相关商品的购买服务。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根据数据,2024 年,我国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出口额达429.8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8.1 亿美元。相比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24年我国化学药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2021-2050年我国或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受到国家重点关注,而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较大,有望为我国OTC药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中药品类的发展也给国内OTC药品行业注入活力。近年来,中药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的首选被越来越多人青睐,吸引OTC药品企业竞相角逐,中药焕发OTC药品行业生命力。

2025年06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