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医药行业各方面市场情况分析

导读:2016年我国医药行业各方面市场情况分析。伴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变化,医药行业的收入增速虽然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但仍处于工业行业首位。         参考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医药产业运营格局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伴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变化,医药行业的收入增速虽然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但仍处于工业行业首位。与此同时,调整与修复也在进行中。从医药行业分析情况来看,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趋好,以下是2016年我国医药行业市场分析:

 

  上市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统计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医药行业收入为1892亿元,同比增长14.3%,环比下降1.3%。“综合考虑医保控费、医药招标的压力和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提升的刚性医疗需求,预计行业收入增速已步入13%至15%的新常态。”中信证券研究部医药行业分析师田家强表示。

  事实上,随着收入的触底回升,行业整体净利率水平实现小幅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医药行业扣非净利润达142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较2016年第二季度提升5.6%,较2015年第三季度增长6.1%,且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医药行业净利率为7.5%,同比增长0.5%。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源于毛利率的提升和期间费用率的有效控制。2016年第二、第三季度净利率较2015年的提升使得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速分别高于收入端2.0%、8.9%。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不仅显露出复苏的迹象,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通俗来讲,就是‘两头越来越大’(即高增长的公司占比和低增长的业绩下降的公司占比不断上升)、‘中间越来越小(业绩10%至20%稳健增长的公司占比不断下降)’。”光大证券医药分析师张明芳表示。

  数据显示,销售收入增速超20%的公司为79家,占比36.4%;收入增速在10%至20%(稳健增长)的公司为51家,占比23.5%;而收入增速低于10%甚至收入下降的公司有87家,占比40.1%。相比2016年中报数据,收入低于10%甚至收入下降的公司占比略微下降,快速增长和稳健增速的公司均有所增加,延续分化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生物制品行业是目前医药行业中壁垒最高、前景最好的细分领域。数据显示,其第三季度营收增速达到22.1%,净利润增速29.7%,随着国家对新药审批的加速和绿色通道,单抗药物将在2018年进入一个上市高峰期,将成为生物制品行业新的增长驱动力。与此同时,中药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有所下降,收入端增速下降到10%以下,慢于医药行业平均增速,医保控费的效果逐渐显现。化药行业则由于在需求和价格上找到了平衡点,表现稳定。

  优质企业迎来更好发展机遇

  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医药行业增速一度下滑至10%左右,但目前仍处于工业行业首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发展前景依旧被业内人士所看好。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来看,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医药行业将在消费升级、体制改革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呈现出稳健了增长态势;中短期来看,医疗体制改革、两票制、一致性评价、临床实验数据核查等政策对行业的发展将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有利于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相关政策也给优质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在经济增速下行、医疗行业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生物医药行业下行压力与上行动力并存,围绕行业发展机遇寻找确定性机会将成为投资的关键所在,这也将是2017年度投资策略中的重点内容。”国联证券分析师周静表示。

  数据显示,1至9月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034.14亿元,同比增长10.09%,高于去年同期增速;实现利润总额2200.97亿元,同比增长15.64%。此外,2016年1至9月份医药制造业行业毛利率为29.16%,同比提高了0.52个百分点;1至9月份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0.38%,同比提高0.36个百分点,相比较半年度的同比增速有所扩大。

  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来看,利润率水平较去年有小幅提升,各项费用控制较好,医药行业盈利能力依旧强劲。“一方面,需求的增长及政策的推动,有望使创新药、民营医院、中医药等领域涌现出更多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一致性评价、两票制等政策将导致行业洗牌加速,部分企业的发展面临压力。”国联证券周静表示。综合来看,2017年医药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有望在消化前期政策之后拨开迷雾见日出,以更高的质量、更快的速度前行。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近日发布。作为“十三五”时期指导医药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指南》既明确了当下我国医药工业存在的不足与困难,也指明了医药工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医药行业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猛。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3%提高至3.0%。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8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6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17.4%和14.5%,始终居工业各行业前列。在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产量大幅提高,在保供应、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指南》认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能力薄弱,高质量创新成果少;产品质量升级任务紧迫,化学仿制药、中药材和中成药、医疗设备、辅料包材等领域质量标准和质量水平亟待提高;药品供应保障存在短板,低价药、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短缺情况仍有发生;清洁生产和“三废”治理水平较低,化学原料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行业集中度低,企业多、小、散,产品同质化和重复建设突出;国际竞争力弱,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研发、营销等环节存在不规范行为,影响行业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指南》对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很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新药创制能力依然相对较弱,企业规模小、研发实力明显不足,“两化融合”有助于提升我国医药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未来要将 “两化融合”与GMP认证相结合,加快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打造我国医药行业的“工业4.0”。

  促进中医、中药的发展

  尽管国家一直在鼓励中医、中药的发展,但中医、中药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存在中药种植不规范、制假掺假现象等。这种状况未来或将有所改变。《指南》提出,要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提升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均一性和可控性等。

  业内人士认为,中医、中药是完全有别于西医、西药的医药体系。目前,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将中药和西药混同管理,而将中医与中药分离,这给中医、中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当前中医、中药发展中的很多问题都与此相关。

  为了使中药能够单独应对某些疾病,更加独立,《指南》专门制订了中药质量提升计划。实施中药振兴发展工程,支持中药饮片、中药基本药物、中药注射剂等重点产品质量提升;制定和提升中药大品种的生产质量控制标准和产品标准,建设中药材全过程追溯体系。同时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技术服务网络,建立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保护药用种质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引导企业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

  为医药产业提供鼓励和政策支持

  “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无论何时都应该排在第一位。《指南》对于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医药行业监管持续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药品注册分类调整,注册标准提高,审评审批速度加快,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进,全过程质量监管加强,将促进技术创新、优胜劣汰和产品质量提升。同时,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实施,环保标准提高和监督检查加强,这对医药工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指南》中,包括移动医疗在内的“互联网+医药”占据了一席之地。例如,支持企业建立基于信息化集成的研发平台,开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模拟筛选、成药性评价、结构分析和对比研究,提升药物研发水平和效率;采用“过程分析技术”(PAT),优化制药工艺和质量控制,实现药品从研发到生产的技术衔接和产品质量一致性。提高医药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设计水平,建立从设计到运行维护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指南》还提出,要加强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指导疾病诊治、药物评价和新药开发,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决策支持系统。同时培育新的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家用、养老、康复医疗器械的开发和应用,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指南》的最大亮点就是在医药企业开展‘两化融合’,鼓励医药企业充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和完善药品研发和生产的流程。”业内人士表示。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情况认为,医药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各大企业和国家的配合与支持,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医药行业市场分析请查阅由资料发布的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自免诊断行业:潜在需求较大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外资企业仍占主导

我国自免诊断行业:潜在需求较大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外资企业仍占主导

相较于欧美进口品牌,国内企业进入自免诊断市场较晚,且前期主要为酶联免疫法等同质化技术产品,无法对欧美进口品牌形成较大的冲击。自 2010 年以后,随着国内企业自免产品的陆续推出及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外资企业的垄断地位被逐步打破,目前国内企业中,亚辉龙、科新生物、浩欧博市场份额相对较高。

2024年04月19日
我国痤疮药物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需求量庞大 新药放量下市场将稳步增长

我国痤疮药物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需求量庞大 新药放量下市场将稳步增长

而在新药研发方面,我国企业痤疮新药研发方向紧跟指南,并且积极跟进国外最新痤疮药物研发方向,如固定剂量复方药物(阿达帕林克林霉素凝胶、他扎克林乳膏等)、作用机制创新的ASC40片等。

2024年04月18日
多肽药物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研发速度加快 正逐渐缩小与美国差距

多肽药物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研发速度加快 正逐渐缩小与美国差距

1920年代胰岛素的分离和首次治疗使用胰岛素就证明了多肽自身成药的可行性。自将近一个世纪前胰岛素问世以来,已有80种以上的多肽药物进入市场,行业规模逐渐壮大。2020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已达629亿美元,预计2026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将达1049亿美元,2020-2026CAGR达8.90%。

2024年04月17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成长空间大 当前应用主要集中于医疗机构与康复中心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成长空间大 当前应用主要集中于医疗机构与康复中心

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医疗场景中辅助医护工作的机器人。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随着优质国产企业不断涌现,我国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资源不断汇聚,整体行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已增至97.1亿元。而随着医疗机器人市场整体市场的发展也将带动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2024年04月17日
全球细胞和基因治疗(CGT)行业分析:商业化应用加快 市场集中度高

全球细胞和基因治疗(CGT)行业分析:商业化应用加快 市场集中度高

根据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协会(ASGCT)的统计数据,2021年Q1-2023年Q3,全球基因治疗研发管线数量由1711项增长至2082项,期间增幅为21.68%。从临床阶段来看,全球CGT药物在研管线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处于临床前期、临床I期、临床II期的在研管线占比合计达97.00%。

2024年04月16日
我国新生牛血清行业产业链分析:下游疫苗、诊断试剂等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我国新生牛血清行业产业链分析:下游疫苗、诊断试剂等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生牛血清市场规模达9.93亿元,同比增长6.0%。预计2024年我国新生牛血清市场规模将增至12.36亿元。目前我国疫苗生产大部分运用国产新生牛血清,国产品牌如天杭生物、民海生物、金源康、荣晔生物等占据中国新生牛血清市场主导地位。

2024年04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