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钢铁市场供应过剩,钢价暴跌重钢连年巨亏

        导读:国内钢铁市场供应过剩,钢价暴跌重钢连年巨亏。钢铁行业不景气,上市钢铁企业普遍亏损,重钢也不例外。但是这却不能解释亏损的全部原因,毕竟有些企业仍在逆势上涨,宝钢特别典型。

参考《中国钢铁行业调查及未来五年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重钢为何沦为“亏损王”?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40%,钢价暴跌;过度举债扩张,致年利息高达24亿元。

        为什么是重钢?

        钢铁行业不景气,上市钢铁企业普遍亏损,重钢也不例外。但是这却不能解释亏损的全部原因,毕竟有些企业仍在逆势上涨,宝钢特别典型。

        重钢有其特殊的原因,在搬迁之时对市场判断失误,大幅提升产能却未考虑到市场价格的变化。而近年来,面对亏损局面,往往是依赖补贴或其他方式获得收入,勉强维持,目前背负沉重的财务负担,前行艰难。对这类企业该怎么办?真的如该企业的一位高管所说,等待着政府出面来化解产能吗?

        “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借媒体呼吁一下,重钢集团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并不只是自己盲目举债扩张的问题,全国各地均如此,大家都疯狂投资拉高钢铁产能,现在国内钢铁大致过剩了40%,严重过剩的产能都释放出来,价格就会暴跌,绝大部分钢铁企业都会陷入亏损的境地。”重钢的一位高管说。

        “这不是我们关于投资收益的账没算得过来,而是2008年在做环保搬迁投资的时候,国内的船用钢板的价格是每吨7000元至8000元,而今年上半年只有2000多元,跌幅太大了,2000多元是成本价。”9月1日晚,重庆钢铁集团(下称“重钢集团”)某高层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当时曾经有考虑钢价下跌因素,最多也不过跌到每吨5000多元左右,即使在5000多元,我每吨钢也有1000多元利润,但是没想到一下子跌到2000多元,跌幅太大了。”

        该高层人士是在回答本报记者的有关重钢集团在2008年环保搬迁时,是否因各种因素影响,只注重产能巨幅扩张,忽视了投资收益率的原因时,作出的上述答复。

        他说,“如果船用钢板的钢价回到每吨5000多元,那即使一年扣除现有的大致24亿元财务成本,怎么着都还有十几亿元利润。”


        但现实是残酷的,目前船用钢板的市价每吨只有2000多元。

        2015年上半年,重钢集团旗下的重庆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45亿元,亏损22.8亿元。

        连年“巨亏”

        8月31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01005.SH,下称“重钢股份”)发布了半年报,其净利润巨亏约22.28亿元,同比下滑约135.66%,创下今年上半年上市钢企亏损之冠。

        22.28亿元亏损,折合每日亏损额超过1221万元。如果以该公司的母公司重钢集团的2万多位员工为分母计算,重钢集团的每位员工每天分摊到的亏损,是610元。只需要不到十天,重钢股份的日亏损额之和,就会超过他们的月工资。

        这并不是重钢股份的第一次亏损。

        2011年,重钢股份的亏损额为14.7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亏损11.6亿元,但年报时通过其他补贴收入等“发横财”,这笔横财之一是,12月20日收到重庆市长寿区政府5亿元财政补贴,此间一周内,重钢股份连续收到近20亿元补贴,财务数据变为盈利0.9亿元;2013年,亏损24.9亿元。

        2014年前三季度,巨亏15.8亿元,但年底前再发一次“横财”,年度财报变为盈利5000万元,原因是重庆市政府旗下的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一次性给了重钢股份8亿元搬迁奖励等;2014年12月20日,重钢股份把一处厂房卖给长寿经开区土地储备中心,售价7.19亿元;同年12月25日,长寿区还另给重钢股份共计4亿元新产品开发等财政补贴。

        2015年一季度,重钢股份亏8.2亿元,上半年亏22.28亿元。

        扣除补贴因素,其实重钢股份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连续巨亏。为什么重钢股份最近几年来会一直持续巨亏?

        重钢股份将亏损原因归结于钢价下跌。此说法有一定理由支撑,因为今年上半年酒钢宏兴(600307.SH)亏15.34亿元;柳钢股份(601003.SH)、包钢股份(600010.SH)、安阳钢铁(600569.SH)、杭钢股份(600126.SH)、首钢股份(000959.SZ)等钢企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损。

        但是,宝钢股份(600019.SH)今年上半年却实现了净利润31.74亿元;马钢股份(600808.SH)上半年净利润12.37亿元,位居第二。武钢股份(600005.SH)、河北钢铁(000709.SZ)、南钢股份(600282.SH)、山东钢铁(600022.SH)等则有盈利。

        此外,发改委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盈利前10名的钢铁企业合计实现盈利165.9亿元,同比增长113.1%;亏损前10名的钢铁企业合计亏损139.7亿元,亦同比增长高达152.3%。这一数据对比表明,钢企之间的盈利状况已经呈现出明显分化态势。

        因此,单纯把钢价下跌作为亏损理由,并不充分。

        本报记者的调查显示,此前被各界吹捧的重钢集团环保搬迁,可能是导致重钢股份掉入财务泥潭的根本原因之一。

        搬迁提升产能

        当地媒体的一篇报道称,2006年4月,重钢集团的几位时任主要负责人到该市国资委主任崔坚(现西南证券董事长)办公室,称必须在长寿投资40亿元建一条热轧生产线,否则重钢集团可能要出生死问题。

        此后,当地决定将重钢集团建热轧生产线的事,与该市的主城区污染企业环保搬迁的计划结合起来,并与当地做大做强重钢的计划配合起来,将重钢搬迁到远郊区、60公里外的长寿区去,并将其规模由年产300万吨扩大到年产600万吨钢的产能,经测算,总投资大致需要250亿元左右。

        此时的重钢集团,总资产为100多亿元,净资产不足55亿元,负债率已经超过65%,无力再举债搬迁或投资。

        重钢未搬迁前,该市主城区内55%的污染物由重钢集团产生。为解决该市主城区污染的问题,搬掉重钢集团,迫在眉睫。

        当地再一次启用了此前曾多次用过财技:土地置换。

        巨量环保搬迁、扩建资金的来源是,由重庆市政府旗下的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事先出资给重钢集团先在长寿建好厂房,重钢集团搬迁后的土地由重庆渝富获得,经土地一级整理后挂牌出售,卖地收益用于回补渝富此前的预付款。

        当地未有公开信息显示这笔交易的总金额。重钢集团相关高层9月1日提供给本报的数据是,140亿元。

        “但是,这140亿元中并没能全部用于环保搬迁的新厂及生产线建设,因为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搬迁补偿、安置等。”该重钢高层人士称。不过,该人士未确认究竟有多少资金用于搬迁补偿、安置。

        为了解决铁矿石来源问题,此后重钢集团与国家进出口银行一起,收购了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生产企业亚洲钢铁60%的股份。

        “但是,这么一来,原来计划的250亿元投资就不够了,因为250亿元并没有包括收购澳洲铁矿这一项规划。”重钢集团某高层说,但这事已经没法停下来,只有往前走,新的解决办法是,通过重钢股份的H股回归A股上市,筹集20亿元现金;通过银团贷款,筹集到了10亿元现金;其他途径是,发行债券,甚至借入了高息的信托融资等。

        重钢股份2015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借款利息为4.9亿元,公司债券利息为7.2亿元,两项合计为12.12亿元。去年同期,该公司的这一数据为3.23亿元。

        经测算,重钢股份要想冲抵掉大致24亿元的年贷款利息及债券利息,即使能像今年上半年国内钢企中利润最高的宝钢一样,做到11.5%的利润率,也需要208亿元的营业额。但重钢股份今年上半年仅为45亿元营收,如全年按90亿元匡算,也至少差一倍以上。

        但事情的复杂程度并不仅限于此。

        “因为各种原因,重钢集团实际是按照年产800万吨钢的产能设计、布局和投资的。”重钢集团该高层9月1日说,要完成这些投资计划,只有不断举债,现在钢价暴跌到2000多元一吨,原有按每吨钢7000元至8000元测算的投资,根本没办法收回来,不仅如此,企业一年会被大致24亿元左右的利息压得喘不过气来。

        与此对应的是,该市相关负责人此前曾提出,希望重钢集团能做双千亿企业,分别是总资产和年销售收入在2015年超过1000亿元。

        但是,这一年到了,重钢集团及其旗下的重钢股份却在财务泥潭中,挣扎了几年了,当地几级政府也不断投入巨量财政补贴,维持重钢集团及重钢股份的生计。

        希望尽快淘汰钢铁落后产能

        重钢集团最近给重钢股份的救命方子是,给财务资助。

        重钢股份的公告显示,今年3月18日,6月17日,6月25日,该公司分别接受母公司重钢集团3亿元、3亿元和4亿元的“财务资助”。6月18日,接受关联公司重钢朵力公司(从事房地产行业)1.18亿元的财务资助。

        这里所谓的“财务资助”,是指一年期无担保借款,利息与同期银行利率相同。用途是补充流动资金,以保证重钢股份公司的正常运营。

        7月8日,7月20日,重钢集团再次资助重钢股份4亿元和3亿元。

        “我们现在的期望是,渝富集团接下来在原来重钢集团原有在主城区内的土地收益中,分出一部分来,争取彻底解决掉重钢集团及重钢股份身上的巨额财务包袱,在现有的巨额包袱下,重钢集团再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的。”该重钢高管说。今年,该公司计划降低20亿元成本,以减亏。

        “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借媒体呼吁一下,重钢集团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并不只是自己盲目举债扩张的问题,全国各地均如此,大家都疯狂投资拉高钢铁产能,现在国内钢铁大致过剩了40%,严重过剩的产能都释放出来,价格就会暴跌,绝大部分钢铁企业都会陷入亏损的境地。”该高管说,国家相关部委应该尽快出面淘汰钢铁落后产能,拯救钢铁企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铂金行业:资源匮乏致供给不足 进口依赖度高

我国铂金行业:资源匮乏致供给不足 进口依赖度高

从地区来看,甘肃、云南和河北等地区是我国铂族储量主要分布地区,但近年来也在不断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甘肃铂族金属储量同比下降6.37%至56.31吨,占国内储量的69.59%;云南铂族金属储量同比下降5.49%至13.31吨,占国内储量的16.45%。

2024年04月22日
我国培育钻石行业机遇挑战并存 品牌推动和消费者认知升级将是发展关键

我国培育钻石行业机遇挑战并存 品牌推动和消费者认知升级将是发展关键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培育钻石产量840万克拉,其中有80%来自河南。2023年我国培育钻石产能与上一年基本持平,约为900万克拉。预计到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的产量将达到2501万克拉左右,其中我国培育钻石的年产量或将达到1049万克拉左右,比重达到近42%。

2024年04月20日
我国平板玻璃行业现状及环境分析:政策及技术助力市场绿色低碳发展

我国平板玻璃行业现状及环境分析:政策及技术助力市场绿色低碳发展

2021年之前,在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增长,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保持稳步增长,由2017年的79023.5万重量箱增长至2021年的101664.7万重量箱;2021年以后,受房地产开发建设放缓、企业去库存等因素影响,其产量出现些许下滑,2023年下降至96941.8万重量箱,同比下降3.9%。

2024年04月19日
我国中厚板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下游新兴应用领域有望带来更多增量市场

我国中厚板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下游新兴应用领域有望带来更多增量市场

中厚板下游应用广泛,据统计,工程机械为我国中厚板下游第一大应用领域,占比超过30%;其次是钢结构和造船,合计占比42%。近年来,我国中厚板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除了机械、钢结构、造船等传统领域外,其还可以用于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行业,可以用于制作风电发电机组的塔筒和机舱底座等零部件和氢气运输设备零部件等。

2024年04月15日
我国锌行业需求分析:基建发力、光伏装机量上升带动市场消费增量可观

我国锌行业需求分析:基建发力、光伏装机量上升带动市场消费增量可观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847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4%,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3%,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

2024年04月15日
我国氧化铝行业产能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出口量增多且净进口量下降

我国氧化铝行业产能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出口量增多且净进口量下降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氧化铝建成产能17789万吨。其中我国氧化铝建成产能9695万吨,占比55%左右,位列全球第一;其次为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占比分别约26%、14.2%、11.4%。

2024年04月13日
我国钨行业分析:原料供应持续约束 钨丝金刚线领域需求潜力大

我国钨行业分析:原料供应持续约束 钨丝金刚线领域需求潜力大

在国家严格控制采开的情况下,2024年第一批钨矿指标配额从平稳过渡至收紧阶段,为6.2万吨,同比减少0.1万吨,对钨原料供应的约束还将持续。

2024年04月08日
多因素制约新增产能投放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趋于平衡

多因素制约新增产能投放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趋于平衡

由此可见,新能源利用率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松动,消纳红线有望放开,我国光伏装机量持续高增。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几乎是近四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之和。

2024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