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车载储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氢能的使用主要包括氢的生产、储存和运输、应用等方面,而决定氢能应用 关键的是安全高效的氢能储运技术。氢燃料电池车需要满足高效、安全、低成本等要求。氢气储存技术滞后限制了氢能源在各类交通工具上大规模应用,车载储氢技术和车载氢系统的改进是未来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重点突破环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目前,氢燃料电池车车载储氢技术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车载氢系统由储氢瓶及辅助系统两部分组成。随着生产量的扩大,单位成本将在规模优势下逐步下降。从表中可以发现:储氢瓶成本结构中,湿法缠绕占比接近 90%;辅助系统成本结构中,组装费用占比极低;如果生产规模由 1 万套/年提升至 50 万套/年,车载氢系统总成本将下降38%,其中储氢瓶与辅助系统成本下降幅度分别为20%、64%;碳纤维 成本占比由 45%上升至 62%,成为影响最大的成本要素。

车载氢系统成本

项目

生产规模

1 万套

3 万套

8 万套

10 万套

50 万套

吹制加工

51.38

27.6

20.16

19.27

17.84

退火处理

31.4

11.39

5.78

7.74

5.65

湿法缠绕

2192.19

2187.45

2030.42

1934.75

1877.09

B 固化

16.59

5.16

4.23

4.79

4.34

瓶肩泡沫

16

12.28

11.12

10.98

10.76

加压

63.95

12.09

6.94

8.79

7.31

阀座

35.68

28.9

25.91

25.21

24.9

液压实验

14.92

8.76

7.99

7.52

7.52

填充压注测试

52.68

21.17

17.23

14.86

14.86

储氢瓶成本合计

2474.79

2314.8

2129.78

2033.91

1970.27

辅助系统

1804.23

1264.37

997.47

935.88

650.62

系统组装

10.47

9.61

9.5

9.44

9.33

辅助系统成本合计

1814.7

1273.98

1006.97

945.32

659.95

车载氢系统总成本

4289.49

3588.78

3136.75

2979.23

2630.22

数据来源:中国氢能协会

        目前,虽然各种储氢技术均已在车载中有应用,但是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①中国IV型瓶还处于研发阶段,而国外乘用车已经开始使用质量更轻、成本更低、质量储氢密度更高的IV型瓶,我国成熟的产品也只有35 MPa和70 MPa的III型瓶,其中70 MPa的III型瓶在乘用车样车上应用。②中国制造的III型瓶的主要原材料碳纤维仍依赖进口。由于中国研发起步晚、原材料性能差等原因,中国生产的碳纤维还不能满足车用氢瓶的要求,主要依赖进口。③国外液氢储罐已在汽车上应用,而中国还未实现。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宝马汽车等都推出使用车载液氢储罐供氢的概念车,但中国可以自行生产液氢,但尚未将其应用于车载氢系统。

国内外储氢瓶性能参数对比

国别

生产公司

型号

容积/L

质量/Kg

压力/Mpa

质量储氢密度%

挪威

Hexagon

IV

64

43

70

6

日本

丰田

IV

60

42.8

70

5.7

中国

天海工业

III

140

80

35

4.2

III

165

88

35

4.2

III

54

54

70

>5.0

科泰克

III

140

-

35

4.0

III

65

-

70

>5.0

斯林达

III

128

67

35

4.0

III

52

52

70

>5.0

中材科技

III

140

78

35

4.0

III

162

88

35

4.0

III

320

 

35

-

数据来源:中国氢能协会

        各种储氢技术也存在各有优缺点。从技术成熟方面分析,高压气态储氢最成熟、成本最低,是现阶段主要应用的储氢技术,在汽车行驶里程、行驶速度及加注时间等方面均能与柴汽油车相媲美,但如果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更高要求时,该技术不再适合。从质量储氢密度分析,液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质量储氢密度最高,能达到DOE要求的目标,但两种技术均存在成本高等问题,且操作、安全性等较之气态储氢要差。从成本方面分析,液态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成本均较高,不适合目前小批量化推广。

        车载储氢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储氢技术还要继续会向着美国能源部目标发展。同时,还需不断探索开发新的储氢技术,如碳纳米管、石墨烯、有机骨架材料(MOFs)等纳米材料储氢。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车载储氢技术将会向高水平、低成本方向等发展,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开拓新的局面,为全球的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资料来源:中国氢能协会,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LX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车灯行业:LED车灯渗透率快速提升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我国汽车车灯行业:LED车灯渗透率快速提升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目前我国汽车车灯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一超”指华域视觉,其市场份额常年排名第一,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多强”是指星宇股份、小糸、海拉、斯坦雷等内资或外资企业,其2021年市场份额均在15%以下。

2024年03月27日
我国卡车行业分析:出口呈现指数型增长 其中重卡贡献核心增量

我国卡车行业分析:出口呈现指数型增长 其中重卡贡献核心增量

随着我国完整的汽车供应链优势充分展现以及车企在海外的布局日趋完善,我国卡车出口呈现指数型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卡车行业出口量达67.4万辆,同比增速19%,刷新历史出口销量记录。

2024年03月16日
海外市场大爆发 全面解析我国客车行业出口销量高增驱动因素

海外市场大爆发 全面解析我国客车行业出口销量高增驱动因素

2022年,轻型客车依旧是客车市场主力,销量占比达79.11%;其次为大型客车,销量占比为12.42%;中型客车销量占比为8.47%。

2024年03月16日
自给率迅速提升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价格战接踵而至 多家企业置死地而后生

自给率迅速提升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价格战接踵而至 多家企业置死地而后生

但是,新能源车却在疫情期间迎来爆发,汽车芯片消失的订单重新回来。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4年03月12日
我国线控转向行业分析:规模化量产尚需时日 国家及企业加速进程

我国线控转向行业分析:规模化量产尚需时日 国家及企业加速进程

由于线控转向系统所需的关键零部件是基于EPS产品的技术衍生,转向系统的电动电机、电控、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基本上是厂商自供,具有一定壁垒,进入该领域的企业数量较低,当前具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基本上是Tier1供应商,如博世、采埃孚天合、耐世特等。

2024年03月11日
政策、资本与需求齐发力 我国智能底盘行业拥有超百亿市场红利

政策、资本与需求齐发力 我国智能底盘行业拥有超百亿市场红利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50万辆,其中智能电动汽车销量为614万辆,渗透率为65%;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524万辆,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将为1220万辆,渗透率达80%。因此,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我国智能底盘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2024年03月09日
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行业现状 市场不断渗透 主要份额被外资供应商占据

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行业现状 市场不断渗透 主要份额被外资供应商占据

当前采埃孚天合、大陆、泛博(前博世基础制动器事业部)等外资供应商,占据国内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市场主要份额。随着泛博于 2012 年被博世出售给 KPS,于 2019 年又被 KPS 转手给日立,竞争力逐渐下降,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竞争格局松动,以弗迪为代表的国产供应商迎来宝贵窗口期。

2024年02月29日
汽车工业发展带动我国汽车胶管行业增长 本土企业可发展空间较大

汽车工业发展带动我国汽车胶管行业增长 本土企业可发展空间较大

我国汽车胶管行业企业众多,但符合汽车整车制造商产品质量、大规模供货以及同步研发等要求的企业较少,高技术水平的胶管产品多为日本日轮、德国大陆集团、韩国和承R&A公司、法国flexitech公司等国外企业主导。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不断加快研发,逐渐缩小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正实现进口替代。

2024年02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