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共享汽车行业劣势及优势分析:投入成本较高 政策支持驱动行业向好发展

        汽车共享是指许多人合用一辆车,即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汽车共享一般是通过某个公司来协调车辆,并负责车辆的保险和停放等问题。

我国共享汽车发展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2019年我国共享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数据可知2018年-2019年我国共享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从22.67亿元增长到53.89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共享汽车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共享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优势分析

        (1)共享汽车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能够让社会资源更高效的分配,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减少公路的磨损和空气污染,降低对能量的依赖性。

        (2)共享汽车与私家车相比比较省钱,不需要保养和清洁,可以免去维修保养、年审验车、购买车位等问题,需要支付相应的里程和时间费用即可。

        二、劣势分析

        (1)投入成本高,回收慢。汽车制造成本高,投放1万辆汽车,投资在10亿左右,而投放数量太少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回报周期长,一辆汽车的小时出租率达到60%~70%,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收回成本。

        (2)共享汽车大部分是新能源车,一次充电只能开100公里左右,无法实现长途开车,并且共享汽车乘员的流动性比较大,用车者素质参差不齐,车内卫生难以保证,对于用户的实际用车体验有着很多的负面影响。

        (3)由于使用者不具有共享汽车的所有权,均为临时性使用,这将加大有关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共享汽车诞生以来没有特定部门进行管理,导致共享汽车事故频发,且随处乱停乱放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三、机遇分析

        (1)共享汽车作为共享经济的细分市场之一,随着“共享经济”的迅速普及,共享汽车行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据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从1.96万亿元增长至3.38万亿元。 

2015年-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共享汽车行业发展。如2020年4月四部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加大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服务。

共享汽车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发布时间

发布机构

相关政策

2015

国务院

提及鼓励创新分时租贷和车辆共享等模式。

20173

交通运输部

鼓励在公交优先的前提下探索共享汽车创新、有序、规范发展。

20178

交通部、住建部

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首份认证分时租凭地位的官文。

20195

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

多部门门联合印发《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强化服务监管,整顿市场乱象,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20199

国务院

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鼓励发展共享交通。

20204

四部委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加大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服务。

20207

交通部

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征求意见稿)》加快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推动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包含66项标准和技术规范。计划分两步走,到2025年时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智能管理和服务、车路协同等领域智能交通关键标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驾驶需求将激活行业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驾驶人数达4亿人,但汽车保有仅为2.6亿辆。因此,综合来看,在行业运营不断规范以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我国共享汽车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15-202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具体情况及汽车驾驶人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z)

        四、威胁分析

        目前,我国共享汽车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国外大量企业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就发展共享汽车,发展经验、发展规模都超过我国。大量外资企业觊觎我国市场,并蓄势待发,试图以其经验和资金优势干扰我国共享汽车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大量的外企涌入国内,必将给共享汽车企业发展造成威胁,阻碍我国共享汽车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共享汽车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2021年中国共享汽车产业分析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未来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分析:政策补贴持续助力成本降低 产销量高速增长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分析:政策补贴持续助力成本降低 产销量高速增长

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具有无污染、“零排放”、无噪声、无传动部件的优势,续航里程长,充电时间短,发展前景广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累计完成3626辆,完成2021年全年产量的2.04倍;2023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达到5600辆,同比增长55.3%,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2024年04月24日
我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出货量持续增长 本土企业舜宇光学领跑国内市场

我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出货量持续增长 本土企业舜宇光学领跑国内市场

当前,我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已经形成阶梯状竞争格局。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是来自浙江的舜宇光学,其凭借着自身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常年占比30%以上,领跑我国车载摄像头市场。

2024年04月18日
我国汽车玻璃寡头垄断格局稳定 汽车“新四化”趋势下行业将迎更多发展机遇

我国汽车玻璃寡头垄断格局稳定 汽车“新四化”趋势下行业将迎更多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汽车玻璃市场已形成寡头垄断竞争格局,福耀玻璃、艾杰旭等四家企业近年来一直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福耀玻璃是我国汽车玻璃市场中的领跑者,其市场份额占比常年达到60%以上,2022年达到68%,龙头地位稳固。

2024年04月12日
我国混凝土搅拌车行业:整体销量大幅下滑 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逆势增长

我国混凝土搅拌车行业:整体销量大幅下滑 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逆势增长

虽然近3年混凝土搅拌车整体销量持续下滑,但是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这一细分市场在国内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销量持续上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销量达到5318辆,同比增长147%,渗透率达到29.3%。

2024年04月07日
全地形车行业: 全球销售规模小幅回升 中国市场呈现出口导向型特征

全地形车行业: 全球销售规模小幅回升 中国市场呈现出口导向型特征

在中国市场,我国全地形车行业处于萌芽阶段。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及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全地形车所代表的竞技运动、时尚潮流和运动文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推动国内全地形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地形车行业销售量41.44万辆,销量较上年有所下滑。

2024年04月02日
我国汽车车灯行业:LED车灯渗透率快速提升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我国汽车车灯行业:LED车灯渗透率快速提升 市场呈“一超多强”格局

目前我国汽车车灯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一超”指华域视觉,其市场份额常年排名第一,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多强”是指星宇股份、小糸、海拉、斯坦雷等内资或外资企业,其2021年市场份额均在15%以下。

2024年03月27日
我国卡车行业分析:出口呈现指数型增长 其中重卡贡献核心增量

我国卡车行业分析:出口呈现指数型增长 其中重卡贡献核心增量

随着我国完整的汽车供应链优势充分展现以及车企在海外的布局日趋完善,我国卡车出口呈现指数型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卡车行业出口量达67.4万辆,同比增速19%,刷新历史出口销量记录。

2024年03月16日
海外市场大爆发 全面解析我国客车行业出口销量高增驱动因素

海外市场大爆发 全面解析我国客车行业出口销量高增驱动因素

2022年,轻型客车依旧是客车市场主力,销量占比达79.11%;其次为大型客车,销量占比为12.42%;中型客车销量占比为8.47%。

2024年03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