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共享单车优劣势分析:电子货币发展迅速 信用经济交易无法平衡

        共享单车是指共享平台在学校、站点、住宅区、商业地段和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公用服务。目前在我国各大城市流行的共享单车,就是互联网共享行业最典型的代表。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用户的数量激增,以共享单车为主导的共享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可以说,共享单车是当下互联网共享行业的最显著的缩影。

        随着最近几年诸如滴滴、Uber等网约车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方式得到大大改变。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共享单车在2016年横空问世,通过多个用户共同用同一辆自行车来达到共享经济。五年时间,我国共享单车就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探索期到爆发期再到调整期,最后到现在的平稳期。截止2019年底,我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约有2.6亿人。

我国共享单车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9年我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 交换效率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共享经济已经从一开始的金融领域。到现在的餐饮住宿,交通出行以及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共享经济所带来的共享行业,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共享提倡“以租为主”,摒弃了以往用户购买的传统模式,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不仅在实物领域,共享经济也深入到信息、资源等虚拟领域,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电子货币发展迅猛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实体货币的冲击影响最大,电子货币作为金融业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俨然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电子货币作为现代一种新兴货币形式,以互联网作为支付的方式更是传统货币所不可匹敌的。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终端给民众提供了便利。由于电子货币的出现,为互联网共享行业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也在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将达到7.33亿人。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普及情况在世界处于领前水平,随着各大平台对日常生活场景和下沉市场覆盖加强,未来将普及更大规模人群,预计到2020年付用户规模有望达到7.90亿人。

2016-2020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 灵活性强

        如今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共享经济能够更加高效灵活地应对诸如市场形势。个人方面由于不需要拥有交换物品的所有权,在用低成本使用完某种商品以后,对于其剩余价值,可以再转移给下一个消费者继续使用;企业方面,企业拥有物品所有权,虽然要承担物品损耗所带来的风险,但由于收取的用户的佣金,便足以抵消风险。并且可以在物品使用期间用客户的资金去进行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这也是目前很多共享平台大幅推广优惠的原因,其投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损耗。

        二、 劣势分析

        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一个信用经济,推行了数十年仍有很多小问题,共享经济作为信用经济的一个分支,同样也无法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由于供给双方经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使处于实体经济下的交易经常不平衡,而这种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共享经济,更是完全暴露在无人监管的风险之下。近些年随着共享单车的风靡,对共享单车私自占有,肆意破坏的时间也是屡见不鲜。由于共享经济的发展迅速,目前政府对共享平台方面的监控和监管很难跟上,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社交软件有机可乘。由于我国对共享经济方面的立法还没跟上,存在法律的漏洞,对于消费者和共享平台的权责关系没有明确的界限,更是加大了在交易过程中的交易风险,双方权益都难得到保障。

        三、 机遇分析

        共享经济对社会的深入影响,引起了民众的关注。5月7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自行车协会共享单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共享单车被正式纳入国家自行车行业协会。根据资料了解,2016年,共享经济首次写入政府报告,国务院通过“十三五”就业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共享经济。

        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出台相关的政府规章来规范共享单车,共享平台的运行将会越来越规范,将会出台更为标准的法律条文来保障消费者和平台的共同权益。

共享单车行业相关重点监管政策汇总

城市

时间

政策/措施

主要内容

上海

2018.04

《上海市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指导意见(试行)

规定车辆投放、押金管理、信用信息互通共享等方面。

北京

2019.05

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清理未报备违规投放车辆,逾期不整改执法部门将对企业进行处罚

加大“禁投令”管控力度。

2018.12

上线监管与服务平台,继续实行叉限制增量、减量调控政策

对共享单车数量、服务等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2017.04

《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

明确了企业、政府、使用者的责任,提出数量管控要求。

深圳

2017.09

《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对控制车辆规模、企业运营监管、骑行停放管理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广州

2018.04

实行公开招标配额措施

发布40万辆共享单车配额招标,以招标方式确定3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商。

杭州

2017.12

试点“电子围栏”

杭州全国首推共享单车全市监管平台,接入市内5大共享单车平台,77万辆单车。

2017.04

《杭州市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

规定政府监管、单车投放等问题。

厦门

2019.04

实行公开招标配额措施

根据企业考核情况确定运营企业。

昆明

2019.08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召开共享单车乱象治理约谈会

拟对共享车辆进行上牌管理。

2018.06

《昆明市共享单车运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对共享单车进行整顿管理。

成都

2018.09

将每月的15日定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定期清理整治工作日

整治单车乱停乱放。

2018.06

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整治单车乱停乱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 威胁分析

        由于共享经济出现时间较晚,在面对传统实体经济的压力下,将会形成很多冲突,而这种冲突往往在短时间内是得不到解决。在共享经济主体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以共享单车为例,我国的共享单车品牌就多达26种。如果用户需求市场饱和,这些品牌,不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将会不可避免地面临破产倒闭等情况出现。共享单车在经历了早期野蛮扩张,到目前剩下的哈啰单车、美团单车、青桔单车,分别在阿里巴巴、美团点评和滴滴的支持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垄断局面。

2019年我国用户综合满意度排名前三企业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共享单车通过高度自由的互联网运营的方式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机会。随着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行业内部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然而,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一些大城市集中的停放点也不可避免的和城市公共交通产生矛盾,造成交通拥堵,给出行带来大大的不便。共享单车的成长过程,也是整个互联网共享行业成长的缩影。(TJL)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
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
        《
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