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汽车优劣势分析:轻型电动车奠定产业基础 技术仍处于弱势

        在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分类

类型

优点

缺点

混合动力汽车

1、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

2、因为有了电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

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排放。

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

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

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长距离高速行驶基本不能省油

纯电动汽车

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燃料电池汽车

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减少了机油泄露带来的水污染。

3、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4、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5、提高了发动机燃烧效率。

6、运行平稳、无噪声。

成本过高

氢发动机汽车

排放物是纯水,行驶时不产生任何污染物

氢燃料电池成本过高,而且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的技术条件非常困难,因为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另外最致命的问题,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者利用天然气,如此一来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除非使用核电来提取,否则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在2020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完成111.9万辆,同比下降0.1%,降幅比1-10月大幅收窄9.1个百分点;销售完成110.9万辆,同比增长3.9%,增速较1-10月已实现由负转正。

2015-2020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和产销率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我国在锂离子电池、永磁电机等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材料方面具有资源优势,同时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

        (2)产业优势: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及相关零配件产业迅猛发展,为建立新能源汽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达2707.7万辆,较2018年增加了117.8万辆,同比增长4.55%,2020年1-10月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已完成2548万辆;2019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达2656.8万辆,较2018年增加了128.9万辆。

2015-2020年1-10月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和销量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传统燃油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燃油摩托车销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电动摩托车销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传统燃油摩托车销量为1483.07万辆,较2018年同比下降3.92%;2019年我国电动摩托车销量为230.19万辆,较2018年同比增长1611.45%。2020年1-10月我国电动摩托车销量为246.4万辆,已超过2019年全年销售量。

2017-2020年1-10月我国传统燃油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销量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基础设施后发优势:我国大中型城市建设还处于发展期,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 劣势分析

        (1)技术弱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整个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上仍落后于外国产品。

        202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策扶持向市场化转型的关键年,将代替执行多年的财政补贴政策,都面临着调整战略、修订技术路线、重新定位市场等诸多变化。特斯拉、大众、丰田们的大举进入,将带来产品性能、质量、服务的全面提升,借助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积累的品牌口碑,有可能吸引到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青睐。

        (2)资源整合弱势: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各自为战,分头研制,缺乏必要的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资源浪费现象比较普遍。

        (3)资金紧张:与大型跨国汽车公司相比,我国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在金融发展市场滞后的情况下,我国国内企业难以承受大规模推广产业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

        三、 机遇分析

        (1)需求机会:由于我国石油价格的增长、进口依存度不断的增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因素,导致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必然。
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原油生产增速由负转正,产量1.91亿吨,增长1%,扭转了2016年以来产量连续下滑的态势。石油消费方面,2015-2019年中国石油消费量整体趋于上升。2019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达到6.5亿吨。

2015-2020年我国石油产量及销量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可知,我国石油供应尚不能满足需求,主要依靠进口。2019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持续上升,2020年沙特、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爆发石油价格大战,再加上新冠疫情肆虐,石油需求下降明显,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一度大幅下滑,随后回升,2020年7月,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72.65%。

        (2)政策机会:国家不断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扶持政策,其力度和速度均超市场预期。

我国汽车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时间

部门

政策

主要内容

20193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要求,提高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要求。根据新能源汽车规模效益、成本下降等因素以及补贴政策退坡退出的规定,降低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补贴标准,促进产业优胜劣汰,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20187

财政税、税务总局、工信部、交通运输部

《关于节能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一、对节能汽车,减半征收车船税。二、对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三、符合上述标准的节能、新能源汽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不定期联合发布《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予以公告。

201712

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科技部

《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

201811日至202012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79

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对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3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不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达到3万辆以上的,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20176

发改委

《关于完善汽车 投资项目管理的 意见

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领域。引导现有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20174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瓦时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 350 瓦时/公斤。

20171

工信部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 入管理规定》

对原有的准入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完善了企业准入条件,提高了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完善 了监督检查机制,强化了各方法律责任

201010

国务院

《关于加快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决定》

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 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公共交通发展机会:鉴于公共交通路线固定、启停频繁、区域运行的特点,新能源汽车的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技术优势能完全被利用。

        四、 威胁分析

        (1)国际汽车巨头威胁:国际汽车巨头如大众、通用、丰田均投入资金进行新能源车研发,并已有成品车批量销售。从新能源汽车品牌来看,美国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场最受欢迎的新能源乘用车。

2019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品牌企业销售TOP10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有庞大的国内市场,由于股市低迷、银行利率下降、人民币升值及消费指数的上升,消费者消费结构已经趋向保守。(TJL)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共享电单车是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方式,对用户和社会具有双重价值,市场投放量已经超过百万辆。不过,由于共享电单车属于重资产模式,导致企业盈利困难,如青桔单车2023年单车业务所在版块的净利润亏损仍超过50亿元。因此,近几年,我国共享电单车价格持续上涨,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开始寻找其他盈利点。而随着产业持续降本、规模

2025年06月28日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控系统包含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视觉算法的高技术要求,决定了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市场高且苛刻的准入门槛,我国DMS市场为极高寡占型,其中本土厂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与DMS相比,OMS更多服务于用户体验升级,商用价值体现在个性化服务和增值功能,因此OMS 依赖车企对座舱“第三空间”的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2023-2024年我国电动摩托车产量和销量快速回落,但在2025年1-5月初现复苏迹象,产量和销量均出现回升。目前市场高度集中,形成雅迪领衔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海外新兴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多家电动摩托车企业扬帆出海,通过采用海外建厂、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积极开拓国

2025年06月19日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在顺价改革继续推进与气源成本下行、液化石油气产量稳定增长以及政策暖风频吹的趋势下,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8.82亿元。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2023年我国LNG重卡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达到15.2万辆,同比暴涨310.81%;进入2024年,市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7.8万辆,同比增长17.11%。同时在2024年其渗透率激增至29.6%,较2023年提升12.9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我国LNG重卡市场将保持良好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行业分析: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电动四驱类车型或成主流

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行业分析: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电动四驱类车型或成主流

近年来,在消费需求升级、政策与技术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汽车行业销量迎来爆发。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汽车行业销量达到17万辆,同比增长309%,市场渗透率为47%,同比增长29%,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5年06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