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造肉带来健康新需求 国内市场潜力大但发展瓶颈仍待解决

        目前我国生猪散养比例高达80%,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散养户容易随着生猪价格的波动,盲目扩张或退出生产造成市场波动。同时猪肉供给受疾病灾害影响大,加剧产业波动。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国内猪肉价格持续走高,2019年10月高达56.02元/公斤,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在猪肉市场空缺时,替代蛋白显得尤为重要。

        畜牧业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的比例接近15%,超过所有汽车、卡车、飞机、火车和船舶的排放总和,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如果改从植物中直接获取蛋白,就可以跳过动物养殖过程,因而缓解温室效应。同时,人造肉可以节省畜牧养殖中消耗的大量土地、粮食和水资源。与制作标准牛肉汉堡相比,制作Beyond Burger的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90%,水资源消耗减少99%,能源消耗减少46%,土地使用量减少93%。

生产每千克蛋白质对环境的影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人造肉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饱和脂肪,天然优势是没有胆固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率不断上升,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胆固醇含量极低,人造肉避免了过度摄入肉类带来的健康隐患。此外,人造肉的营养成分可控,可根据消费者健康需求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满足消费升级带来的对健康的新需求。

同质量(112g)人造肉与碎牛肉对比

成分

人造肉

碎牛肉

卡路里

250

287

总脂肪(克)

18

23

饱和脂肪(克)

6

9

钠(毫克)

390

76

蛋白质(克)

20

19

纤维(克)

2

0

胆固醇(毫克)

0

8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美国有关调查显示,近半数的素食主义者因为健康和环保等因素选择不吃肉。

2019年美国千禧一代素食主义者不吃肉原因调查统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肉类蛋白的替代者目前主要由四种:

        (1)昆虫蛋白:以昆虫为原料,从昆虫的各个生长阶段,如卵、幼虫、成虫、蛹、蛾等提取的蛋白质。由于昆虫数量大,繁殖快,且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结构合理,肉质纤维少,又易于吸收,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但主流群体接受度低且大规模生产技术暂不成熟。

        (2)微生物蛋白:以工农业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微生物菌体,形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速率快,生产效率高;农业废料、废气均可成为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同样难以被消费者所接受。

        (3)细胞蛋白: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动物干细胞培育而成,这个过程生产了肌肉组织,模仿了动物肌肉并具有相同蛋白质特征。但目前细胞肉的成本昂贵,约为300美元/千克,且技术壁垒高,尚未真正推向市场。

        (4)植物蛋白:最完善的蛋白,来源于植物,营养全面,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平时常见的豆类、谷类、薯类、坚果均含有蛋白质,其中豆类尤其是豌豆蛋白质含量20%,较为突出。植物蛋白整体成本低、安全性强、易消化且对动物福利和环境副作用小,现已大量应用,是目前为止最佳的替代蛋白质。

        截止到2019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约121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接近300亿元的规模。根据有关数据,2019年中国肉类消费量为8850万吨,且目前中国肉类人均消费量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预计未来中国的肉类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2030年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或将达到3800万吨以上。

2019年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肉类消费量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人造肉行业在国内才刚刚起步,整个市场相当分散,由大量小规模企业构成。且中国的人造肉还处在传统型植物蛋白素肉阶段,这类素肉多以豆粉、豆粕、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方法制取,实际口感与肉制品相比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国内植物性素肉技术落后于国际水平,在开发过程中,产品调味、素肉结构及工业化设备等发展瓶颈亟待解决。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人造肉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行情监测与发展战略规划》。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未来行业对外贸易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未来行业对外贸易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近年来,受西瓜种植面积影响,我国西瓜产量也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但产量保持在6100万吨以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西瓜产量达到6302.31万吨,同比增长2.25%。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2022年占据全球产量的60%左右。

2024年04月16日
我国玉米行业:种植面积与产量均有所增长 饲料及工业用途是主要应用方向

我国玉米行业:种植面积与产量均有所增长 饲料及工业用途是主要应用方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达66328.35万亩(约合6.63亿亩),同比较2022年增加了2.67%。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已连续3年保持在6.5亿亩左右。

2024年04月15日
我国梨行业: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产销量整体增长

我国梨行业: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产销量整体增长

虽然梨的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但近年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品种的优化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单产水平的提升(截至2022年,共培育梨新品种62个,研发新模式12套,新技术75项),带动我国梨产量波动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梨产量达到1926.53万吨,同比增长2.06%。

2024年04月11日
我国绿茶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产销增长逐渐放缓 下游新茶饮等发展正带动消费

我国绿茶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产销增长逐渐放缓 下游新茶饮等发展正带动消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茶叶产地遍及中国广大地区。近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茶园面积已超5000万亩(约为5089.07万亩),较2021年增加了127.31万亩,同比增长了2.57%。

2024年04月10日
我国蓝莓行业方兴未艾 产量日趋提高 消费市场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蓝莓行业方兴未艾 产量日趋提高 消费市场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从地区来看,我国蓝莓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多个省份,其中以贵州、辽宁、山东、云南、四川等地较为集中。其中随着蓝莓早熟品种的引进种植,目前云南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优势的蓝莓主产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云南蓝莓种植面积17.6万亩,产量10.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0%,成为国内蓝莓鲜果产量第一省。

2024年04月10日
我国柑橘行业产销双双稳步增长 数字化、精品化、绿色防控等成发展趋势

我国柑橘行业产销双双稳步增长 数字化、精品化、绿色防控等成发展趋势

其中2022年四川、江西、广东、广西及湖北的柑橘产业实现的农业产值依次排名全国前五,且其在全国柑橘产业实现的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均在10%以上。其中四川柑橘产业实现农业产值达到33.9亿元,在全国柑橘农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排名第一,约为16.81%。

2024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