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供给侧”和环保高压下,我国焦炭行业“改造”趋势明显

        焦炭是炼焦煤料经高温干馏得到的可燃固体产物,是质地坚硬、多孔、有裂纹、呈银灰色的块状炭质材料。焦炭按用途可分为冶金焦、气化焦和电石用焦等。冶金焦是高炉用焦、铸造焦、铁合金焦和有色金属冶炼用焦的统称。冶金焦占中国目前焦炭用量的 90%,而冶金焦中,超过 90%的冶金焦用于高炉冶炼。作为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既作为还原剂参与化学反应,又作为发热剂提供热量,并作为高炉的料柱骨架,保证高炉的透气性、生产顺行。

        2017 年,我国焦炭产能约 6.7 亿吨,其中三分之一为钢企自身配套的焦化厂,大型钢铁企业一般配套建设焦炭生产线。产量方面,我国焦炭产量 2013 年基本见顶,达到 4.8 亿吨,2017年,全国焦炭产量为 4.3 亿吨,目前,焦化行业处于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产业升级阶段。

2009-2017年我国焦炭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从产量分布来看,山西不管是产能还是产量都是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焦炭产量占比全国20%,其次是河北约为11%。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焦炭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

2017各省焦炭产量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钢铁行业是焦炭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大约 85%的焦炭应用于钢铁行业。从焦炭消费分省份来看,焦炭消费前三省分别为河北、山东和江苏,均是我国产钢大省,分别占焦炭消费总量的 18%、8%和 8%,其次是辽宁、河南焦炭消费量占比分别为 7%和 6%,以上五省焦炭消费占比达到 48%。

2017各省焦炭消费量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截至 2017 年底,全国规模焦化企业有 455 家,焦炭产能 6.6 亿吨左右;焦炭产量自 2013 年达到峰值 4.8 亿吨后就不断下降,2017 年焦炭产量只有 4.3 亿吨,过剩产能达 2.3 亿吨。“蓝天保卫战”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较十三五规划更高,吹响了焦化行业去产能的号角。

近期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近期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政策名称

地区范围

主要内容

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 2018 年行动计划

山西

进一步严格环保标准,将国家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的要求扩展到全省,11 个市电力(燃煤以外)、钢铁、有色、水泥、化工等行业现有企业自 2018 10 1 日起,焦化行业自 2019 10 1 日起,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全国

重点区域加大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以钢定焦”,力争 2020 年炼焦产能与钢铁产能比达到 0.4 左右。严禁新增产能,《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全国范围内新增焦化等项目的新改扩建必须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完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准入条件。

晋中市大气污染防治 2018 年行动计划

晋中

焦化行业分步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包括地面站),2018 10 1 日前,灵石县中煤九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天星煤气化有限公司等 11 家焦化企业完成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2019 10 1 日前所有焦化企业全部完成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改造。鼓励焦化企业按照高于国家标准要求完成提标改造任务。

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8-2022年)

上海

钢铁行业铁水产能规模控制在 1502 万吨以内;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炼焦、烧结等前端高污染工序减量调整,降低铁钢比;鼓励炼钢转炉等工序向电炉等清洁生产工艺替代转型;推进延迟焦化等高污染工序替代转型。

唐山市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加强)的通知

唐山

焦化企业延长去焦时间至 36 小时;涉 VOCs 排放工序的工业企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含未完成环保治理的)停产;其他涉 VOCs 排放工序的企业,VOCs排放工序停止生产

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告

江苏

2018 8 1 日起,新受理环评的建设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铝)、水泥、炼焦化学工业行业现有企业以及在用锅炉,自 2019 8 1 日起,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排放限值。其中,焦化行业执行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

唐山市关于进一步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通知

唐山

在《关于采取改善空气质量强化措施的通知》和三项污染物减排攻坚行动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应急减排措施:涉 VOCs 排放工序的工业企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含未完成环保治理的)停产,除焦化、化纤外其它涉 VOCs 排放工序的企业,VOCs 排放工序停止生产。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奠定了未来三年的环保、去产能基调,可以预见未来针对焦化领域所开展的环保措施将会不断增加、环保力度也会逐渐趋严,这将成为收紧焦炭供给端的重要力量,这也将成为焦炭价格反弹的第一驱动力,推动焦炭成为新风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YLP)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制氢电源行业:国家扶持叠加制氢规模扩大 高功率制氢电源需求有望被激发

制氢电源行业:国家扶持叠加制氢规模扩大 高功率制氢电源需求有望被激发

SCR、IGBT等关键器件近年来受国家大力扶持,其国产化率提升有望带动制氢电源行业成本下降,整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以37%的占比成为全球晶闸管最大的单一市场,2023年晶闸管市场规模超过26亿元,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27亿元。

2024年04月18日
我国光伏背板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市场高度集中 供需实现双向增长

我国光伏背板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市场高度集中 供需实现双向增长

当前,我国光伏背板市场集中度高,且市场份额呈现出向头部企业集中的格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光伏背板CR5始终保持在78%以上,且自2020年起,其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由2020年的79%增长至2022年的81.2%左右。

2024年04月11日
车企布局为半固态电池行业规模化提供充足想象空间 2030年需求量将超60GWh

车企布局为半固态电池行业规模化提供充足想象空间 2030年需求量将超60GWh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固态电池行业在新能源车汽车市场中乐观需求量达2.5GWh,渗透率为1%,保守需求量为1.7GWh,渗透率为0.7%;预计到2030年,我国半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乐观需求量为90.0GWh,保守需求量为61.4GWh。

2024年04月11日
活性炭行业:潜在需求规模大 产量呈现增长态势 木质活性炭发展空间广阔

活性炭行业:潜在需求规模大 产量呈现增长态势 木质活性炭发展空间广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活性炭的广泛应用,我国活性炭工业加速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活性炭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活性炭产量达98万吨,占全球活性炭产量的比重为30%,预计2025年我国活性炭产量将超110万吨。

2024年04月11日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分析 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产能释放有望提速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分析 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产能释放有望提速

政策利好下,液流电池生产商积极推进液流电池扩产计划,2023年国内签约/在建/投运液流电池生产线已超30条,涉及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锌铁液流电池、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总产能达6GW/年(含爬坡产能),预计2025年我国液流电池产能有望跃升至30GW/年。

2024年04月07日
迷雾何时散开?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研发进展陷入滞缓 新产品或成为破局关键

迷雾何时散开?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研发进展陷入滞缓 新产品或成为破局关键

综上所述,无论是固态电池、大圆柱电池、钠电池,动力电池行业仍然一直寻找新材料的可能性,但从现阶段进展来看,还未发现适合替代锂电池的选项。长期来看,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将长期处于研发热潮,谁能找到更优的新材料,谁就能快在市场上拔的头筹。

2024年04月02日
我国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 液氢运输或成主流 下游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促产业成长

我国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 液氢运输或成主流 下游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促产业成长

加氢站由压缩系统、储存系统、加注系统组成,是氢能发展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央企的入局,近年来国内加氢站数量明显增加。截至2023年H1,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351座,全球占比达到32.2%。

2024年04月01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已形成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已形成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容,我国电池铝箔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其产量也迅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解铝箔产量达到24万吨,同比增长100%,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4年04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