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全国煤炭价格跌幅放缓 需求将小幅增长

        煤炭,简称煤,主要被人类开采用作燃料,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煤炭的应用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动力煤与炼焦煤两大主要用途。

我国煤炭两大用途的主要分类

分类方式

产品

占比

动力煤分类

发电用煤

中国约1/3以上的煤用来发电

蒸汽机车用煤

2%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

30%

冶金用动力煤

1%

生活用煤

20%

建材用煤

10%

炼焦煤分类

炼焦煤类

气煤

13.75%

肥煤

3.53%

主焦煤

5.81%

瘦煤

4.01%

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

0.55%

非炼焦煤类

无烟煤

10.93%

贫煤

5.55%

弱粘煤

1.74%

不粘煤

13.8%

长焰煤

12.52%

褐煤

12.76%

天然焦

0.19%

未分牌号的煤

13.80%

牌号不清的煤

1.0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煤炭价格是工业运行的晴雨表,它的变化影响着我国工业发展的进程,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煤价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有效进展,全国煤炭价格跌幅放缓。据数据显示,2020年4月上旬全国煤炭价格下降,各煤种跌幅均超过1%。

2020年4月上旬全国煤炭价格及跌幅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但从4月下旬以来,全国煤炭价格跌幅放缓,其中无烟煤价格940元/吨,与上期持平;其他具体煤类价格跌幅均不超过1%;焦炭价格还出现小幅上涨。

2020年4月下旬全国煤炭价格及跌幅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回落,煤炭价格跌幅放缓,煤炭需求增速也将回落,煤炭消费增速前低后高,需求探底回升,电力化工总体平稳,钢铁需求旺盛。

        2020年预计煤炭消费约为40亿吨,增长1%。电力消费21.7亿吨,增长1.4%;钢铁、建材行业煤炭消费持平;化工消费将大力增长。

2020年煤炭消费增长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shz)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与长时储能需求增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商业化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近两年来,受行业广阔前景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积极布局赛道并加快产能建设。

2025年10月13日
全球铝塑膜中长期景气度高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行业降本增效大势所趋

全球铝塑膜中长期景气度高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行业降本增效大势所趋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产业趋势,其软包封装形式依赖铝塑膜性能大幅升级,因此对铝塑膜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 2030 年固态电池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中的渗透率约为 10%,出货量超600GWh,市场规模超过 2500 亿元,相关固态电池需求将持续攀升,将为铝塑膜市场带来较大的增量空间。

2025年10月10日
氢能“芯片”的国产化突围:我国质子交换膜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氢能“芯片”的国产化突围:我国质子交换膜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质子交换膜被誉为氢能产业的“芯片”,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氢能产业的进步。随着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质子交换膜的需求和技术水平也将得到快速提升。

2025年10月10日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中国深海可燃冰资源集中在南海,根据国土资源部 2016 年数据及 2017 年有关报道,初步预测我国海域(集中在南海)可燃冰资源量约 800 亿吨石油当量,分布面积覆盖25 个有利区块、约 42 万平方公里。当前中国试验式开采位于南海神狐海域128平方公里范围内,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凭借强大的国家意志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2025年10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