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燃料电池政策暖风频吹助力产业发展 行业集中度较高

        燃料电池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可分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目前,PEMFC和SOFC为应用最多的燃料电池,多用于汽车等领域。

各类燃料电池特点

性能

磷酸燃料电池PAFC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

碱性燃料电池AF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电解质

液态H3PO4

质子导体聚合电解通常是氟化磺酸基聚合物

氢氧化钾水溶液电解质

固定LiOAIO2基体中的碱性碳酸盐

固体陶瓷电解质

工作温度

180-200

80-90

60-250

650

600-1000

催化剂

或镍

燃料

高纯度H2

高纯度H2甲醇和甲酸

纯氢+纯氧气

氢气、甲烷、酒精

氢气、甲烷、CO

电效率

40%

50-60%

45-60%

50%

50-60%

比功率W/Kg

100-220

300-1000

35-105

30-40

15-20

单位面积功率W/c

0.1

1-2

0.5

0.2

0.3

应用

分布式发电

备用电源、移动电源、分布式发电、车辆

太空、军事

分布式发电、电力公司

辅助电源、电力公司、分布式发电

优势

技术成熟;较好的可靠性/长效性;电解质成本相对较低

功率密度最高;好的开关能力;较低工作温度

非贵重金属催化剂的潜力;低材料成本

燃料选择多;非贵重金属作为催化剂;废热可供热电联供

燃料选择灵活;非贵重金属催化剂;废热可供热电联供

劣势

昂贵的铂催化剂;对COS中毒;电解质为易腐蚀、易挥发性液体,必须在工作中不断补充

昂贵的铂催化剂;昂贵的聚合物薄膜和其他附件需要良好的动态管理COS容忍度

必须使用纯氢气和纯氧气;KOH溶液需要定时补充

提供CO2循环;电解液有腐蚀性;相对昂贵的材料;KOH溶液需要定时补充

高温带来的问题:高温材料问题、封装问题、相对昂贵的组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燃料电池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产业链主要分为电堆生产商和电池组装集成商。当前,国内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主要由国外厂商供应,北京亿华通和重塑科技为国内市场出货量较大的两个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此外,国内电堆厂商神力科技、弗尔塞已有量产产品。

国内外燃料电池公司状况对比
    

公司

国家

客户

巴拉德

加拿大

系统:重塑科技、亿华通等

整车东风、北汽福田、宇通、中通等

水吉能

加拿大

系统:亿华通

整车:宇通、北汽福田、申龙客车等

上海神力

中国

系统:亿华通

整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申龙客车、苏州金龙等

弗尔赛

中国

系统:WC动力

整车:亚星客车、陕重汽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年开始,国家相关政策就已经提及制氢、储氢等配套设施的发展,随后不断相关政策推出,2019年氢能产业首次正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国家对氢能源发展的重视。得益于政策支持,作为燃料电池重要的一员,氢燃料电池装机量快速增长,2019年全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为128.06MW,同比增长140.49%。其中,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前五主要为上海重塑、亿华通、清能股份、国鸿重塑、新源动力,这五家企业装机量占氢燃料电池装机量的79%,上海重塑以28%的占比居首。

2018-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产业配套设施发展主要国家政策

时间

政策简述

2018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站用加氢和储氢设施列入目录

2018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领域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等9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重点关注加氢站安全以及关键技术的研发

2019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各地开展燃料电池货车示范运营,建设一批加氢示范站

2019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加氢站建设、运营

2019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氢能首次写入政府报告

2019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充电、电就加氢设施制造,氢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列入目录

2019

关于201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加强城市加氢建设添加进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一栏

2019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末(征求意见稿)》鼓励高效、运氢储氢

2019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支持各地对充电(加氢)基础设施进行“短板”建设

2019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指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使制约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加氢假设工作相对明确的管理负责部门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

2016-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装车功率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TOP5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TC)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未来商机预测
》。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再生铅行业面临原料供给和需求下行压力 反内卷促市场洗牌 低度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再生铅行业面临原料供给和需求下行压力 反内卷促市场洗牌 低度寡头垄断格局已形成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推进循环经济,再生铅逐渐主导铅产业。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再生铅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超过60%。

2025年11月16日
高效节能引领变革 政策与应用需求驱动真空绝热板(VIP)行业快速发展

高效节能引领变革 政策与应用需求驱动真空绝热板(VIP)行业快速发展

真空绝热板作为一种导热系数极低的新型高效节能材料,正凭借其“薄而高效”的卓越性能,在中国“双碳”战略和能效标准升级的东风下迎来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VIP市场规模已达46.7亿元,其在高端冰箱领域的普及仅是开端。随着2026年冰箱新能效国标实施、近零能耗建筑推广以及冷链物流需求爆发,VIP的应用正加速向建筑保温、冷

2025年11月15日
技术定乾坤:我国储能锂电池行业深陷价格内卷、效能、安全与路线之争

技术定乾坤:我国储能锂电池行业深陷价格内卷、效能、安全与路线之争

在我国储能锂电池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与深刻变局。短期来看,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内卷”已成为行业最直接的冲击。由于前期大量资本涌入,规划产能已远超实际需求,导致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进而触发了激烈的“价格战”。叠加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电芯售价几近腰斩,企业毛利率被严重挤压至极低水平,部分中

2025年11月14日
政策+技术+产能三重驱动 我国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提速 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为先锋

政策+技术+产能三重驱动 我国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提速 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为先锋

进入2025年下半年,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迎来里程碑式发展:实验室效率突破27%大关、国家级中试平台政策落地、多条GW级产线相继投产,三大核心驱动力形成共振,推动这一新兴技术从科研走向产业的关键跨越。

2025年11月14日
风电蓬勃发展为我国风电纤维织物带来广阔需求空间 风机大型化倒逼行业高端升级

风电蓬勃发展为我国风电纤维织物带来广阔需求空间 风机大型化倒逼行业高端升级

近年受益于国家政策引导、产业竞争力增强、海上风电发展以及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等因素,我国风电装机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5.79亿千瓦,同比增长22.1%。其中1-8月新增装机容量为5784万千瓦,同比增长72.1%。在风电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风电叶片行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市场规

2025年11月12日
全球绿氨行业竞赛:中国如何成为主要供应国?

全球绿氨行业竞赛:中国如何成为主要供应国?

绿氨作为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零碳排放的绿色化学品与能源载体,正从概念走向落地。面对我国风电、光伏装机量激增带来的消纳压力,绿氨产业有望成为破解难题的重要路径。在强有力的政策指引下,中国凭借“三北”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已规划了超过2000万吨的庞大产能,成为全球绿氨供应的核心力量。

2025年11月06日
中国主导全球锂电铜箔供应链 极薄化筑高壁垒 行业盈利逐步修复

中国主导全球锂电铜箔供应链 极薄化筑高壁垒 行业盈利逐步修复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复苏,叠加储能等新兴领域需求爆发,锂电池出货量持续高增,进而带动锂电铜箔需求稳步攀升。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84万吨,同比增长 21.74%。预计2027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出货量将达140万吨,2024-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56%。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分析: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 价格市场化改革正破冰

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分析: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 价格市场化改革正破冰

中国集中供热行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一方面,煤炭作为其发展的“压舱石”地位依然稳固,以热电联产为主的高效燃煤供热仍是当前市场的主力,支撑着超过115亿平方米、并持续稳定增长的庞大供热需求,且市场区域集中度高,山东省位居全国之首。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下,行业面临着清洁化改造与能效提升的刚性要求,驱动着天

2025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