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百货行业市场竞争与收入端分析线上流量红利见顶收入回暖是复苏强劲信号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百货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外部竞争:线上流量红利见顶
        
        电商发展初期,网民基数大平台少,各大电商网站都能以较低获客成本取得自然流量,在低价驱动下,消费者开始从线下大量向线上转移。随着电商不断普及及壮大,未开发的网民资源日趋减少,网民规模逐渐见顶,线上红利几乎消失,各大电商获客成本大幅提升。京东2015年获客成本为83.2元,2016年为119.3元,同比提升43.39%;2017年最新数据显示获客成本为228元。电子商务销售同比增速已由2007年的136%回落至2016年的26%,电商发展逐渐见顶,而线下消费具有护城河,各大电商及平台采用自己开店或者与他人合作方式纷纷开始寻求线下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电子商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各品类线上渗透率已到达较稳定的水平,鞋帽服饰25.5%、化妆品22%、手机19%、图书音像6%、数码产品18%、大家电10%、日用百货4%。我们认为该被线上切走的标品已被切的差不多了,线上不会再像刚开始出现时洪水猛兽般对线下产生致命的冲击,线下实体的发展有了较平稳的外部发展环境。
        
        消费者转变:价格导向转为品质导向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消费者从物质短缺状态进入到商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新时代。选择商品时,新一代消费者不会再满足于父母辈千家万户都常用的大品牌(快消品宝洁、联合利华等),他们更多的听从内心,需要独特的,使自己与众不同的品牌。他们选择的商品从满足刚需逐渐过渡到购买迎合情感需求,获得自我认可的商品。标品类产品的购买可以很容易的放到线上,然而和情感相关、和自我认知相关的产品必须要线下体验才能购买。
        
        在我们线下调研中,发现有些品牌已经开始对线上线下渠道做一些区分。以家纺某中高端龙头品牌为例,线上天猫旗舰店最热销前十款的客单价在两百左右,而该品牌线下最热销的高端类产品在天猫旗舰店成交量仅在个位数左右。当只想买一套睡觉用的床上用品时,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上快捷购买,然而当想买一套“和自己家卧室墙面颜色和谐、触摸起来柔滑、低调但细致的印花彰显自己的品位、能陪伴自己很多年的”的睡觉好伴侣时,消费者肯定会去线下反复比较感受,挑选心仪的产品。我们认为消费者是多元和各异的,虽然不可能每一个消费者都会和后者有一样的消费心理活动,但是购物时越来越重视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者占比会越来越多,能提供线上无法比拟的体验感的线下渠道更能迎合这群消费者,获得他们的喜爱。百货行业自身变革:全方位适应消费者百货行业发展初期主要靠城市核心地段的布局来获取优质流量获利。这个阶段不太需要很强的经营能力,作为稀缺的渠道资源,百货企业在供应商和消费者两端都处于强势地位。过去的几年,在遭遇到线上强势的打击后,敏锐的龙头企业积极进行内生改革,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一方面更深入的参与到管理运营中来,另一方面更加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消费者,迎合他们做出改变。
        
        以行业内的天虹为例,天虹在升级商品服务体验、加强全渠道发展、深耕供应链、营造有特色空间四个方面全面进行改革。
        
表:百货行业自身变革(以天虹为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收入端回暖是百货行业复苏强劲信号
        
图:申万百货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天虹股份可比店营收及利润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为了验证此轮复苏的持续性,在数据上通过百货行业和百货龙头(天虹股份)可比店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对比,可以显著发现在行业稍显回暖迹象时,企业利润端比收入端更先出现回暖迹象,并且反弹幅度更大。
        
        2016年申万百货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从2015年的-12.97%上升至26.97%,由负增长一下跨越到两位数的增长。而201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5.16%和前一年的增速5.20%保持几乎持平。2017年百货行业归母净利润实现36.68%的同比增速,而同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13.81%。以百货龙头天虹股份为例,我们也看到利润端先于收入端显出转暖迹象,并有更大的反弹力度。我们认为在行业承压期,行业内部分公司积极提高自身运营管理能力,控费增效,关掉亏损店面,在营收未大面积转好之前,可以通过自身内生变革,使得业绩增速先于营收增速显现改善。
        
        从2016年半年报数据开始,天虹可比店的利润增速一直保持在上升通道,且可比店利润增速大幅高于可比店营收增速。可比店营收增速虽一直在提升,但一直到2017年Q4才由负转正,录得3.87%。可比店营收转暖趋势一直保持至2018年Q1,可比店营收增速录得5.03%。而相应的2017年Q4和2018年Q1可比店利润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分别为26.32%和21.33%。我们认为作为龙头公司,又是全国布局的天虹,可比店数据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整体行业的信息,2017年Q4出现的可比店营收转暖,以及延续到2018年Q1更大力度的回暖,是此轮百货行业复苏持续性的强有力信号。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短视频电商崛起+实体书店创新 为图书零售行业注入新活力 消费趋向高端化、数字化

短视频电商崛起+实体书店创新 为图书零售行业注入新活力 消费趋向高端化、数字化

受短视频电商崛起和实体书店创新驱动,2024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少儿、教辅类由于直面中小学生这一庞大的用户群体,为图书零售市场主流。随着消费需求变化,我国图书零售市场正朝高端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2025年06月24日
宠物自动喂食器行业:智能喂食器正成为消费者首选 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品牌占据

宠物自动喂食器行业:智能喂食器正成为消费者首选 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品牌占据

近年在我国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单身少子化趋势下,人们越发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养宠物作为情感寄托的需求上升,使得养宠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带动宠物相关经济的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数量为12411万只,较2023年增长2.1%。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较2023年增长1.6%;宠物猫数量为7153

2025年06月18日
千亿蓝海市场待发掘 我国二次元周边行业潜力大 网易、阅文等大厂寻求跨界

千亿蓝海市场待发掘 我国二次元周边行业潜力大 网易、阅文等大厂寻求跨界

谷圈文化的兴起引发新的消费热潮,我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其中二次元周边衍生品的千亿蓝海市场亟待发掘。而周边衍生产品具有悦己、收藏、社交、交易等综合价值,共同催生二次元用户对其高度消费意愿。根据数据显示,购买二次元周边的人数占比为56.2%。同时,我国二次元周边行业头部企业稳固,阿里、网易、B站和阅文等大厂寻求

2025年06月10日
我国集换式卡牌行业成为泛娱乐玩具领域高增赛道 供需协同发力 市场被寡头垄断

我国集换式卡牌行业成为泛娱乐玩具领域高增赛道 供需协同发力 市场被寡头垄断

我国集换式卡牌行业集中度高,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竞争格局。2024年卡游以71.1%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远超第二名的杰森动漫(4.7%)。这一市场格局主要源于卡游在IP资源、渠道网络、产品矩阵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建立的全面竞争优势。

2025年05月30日
头部效应凸显 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整合加速 服务成盈利核心 数字化大势所趋

头部效应凸显 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整合加速 服务成盈利核心 数字化大势所趋

大宗商品供应链发展与大宗商品需求息息相关,受需求端景气度影响,大宗商品供应链龙头经营货量短期下降。市场环境变化下,中小供应链企业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挑战,而头部企业依靠资源、服务和风控优势,加速规模扩张,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因此头部企业中长期增势可观。

2025年05月29日
IP玩具行业:已成为IP衍生品主流 市场竞争激烈 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营收领先

IP玩具行业:已成为IP衍生品主流 市场竞争激烈 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营收领先

随着情绪经济崛起,我国IP衍生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已高于全球。IP玩具凭借其独特文化内涵与情感共鸣,愈发受到市场欢迎,成为最主要的IP衍生品。

2025年05月27日
两大因素利好 我国瓦楞包装行业迎增量 落后产能退出及区域龙头扩张 市场趋向集中

两大因素利好 我国瓦楞包装行业迎增量 落后产能退出及区域龙头扩张 市场趋向集中

瓦楞包装是快递行业理想的运输容器,近年来,随着我国快递业务量的增加,瓦楞包装市场不断扩容。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瓦楞纸人均消费低,瓦楞包装市场仍具备发展潜力。随着环保政策下替代深入以及需求端消费升级,我国瓦楞包装行业将迎来增量空间。

2025年05月24日
多元化、本地化割裂大市场 我国茶叶行业尚未跑出龙头企业

多元化、本地化割裂大市场 我国茶叶行业尚未跑出龙头企业

我国地域辽阔,茶树适种范围广、种植规模庞大,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多饮茶、饮好茶”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潮流,并带动茶叶消费,市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偌大的销量规模,却没有出现一家大公司,造成“有品类、无品牌”现象。不过,近几十年,越来越多企业试图在供应链端和营销端推陈出新,增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