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快递物流业务量快速上升催生快递柜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开始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电商企业从一二线城市逐渐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扩张和布局,作为网络购物重要配套产业的快递行业也在网络购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促进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智能快递柜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十二五期间”,内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长,短时期内完成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2014年,全国快递业务总量达到139.6亿件,已跃居世界第一。2017年,业务总量达到400.6亿件,业务收入达到4957亿元。国家邮政局发布的《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预计,2020年快递业务量将达到700亿,业务收入接近8000亿元。2018-2020快递业务量复合增长率为19.5%,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5.4%,不断增长的业务量将给末端带来了极大的配送压力。

2013-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3-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0年快递员缺口将达到100万。现如今,老龄化问题正成为中国现在和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连续五下降,潜在从业员持减少。根据阿里研究院物流中快递超过50%,最近几年已出现的快递员供给不足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更加严重。劳动人口增速为负从业缺口大,未来三年,全国快递日均配送量将由1.14亿件上升至2亿件,按照目前的配送效率计算三年后快递员缺口将在100万人左右。

        2010年中国邮政设立第一台智能包裹投递终端后,智能快递柜行业进入公众视野。2012至2015年间,大量企业随着资本的热捧入局,行业站上风口并最终形成了快递系、电商系和第三方企业三大阵营。快递系以中邮速递易、丰巢为代表,旨,在加强未端配送控制力,打造快递产业链;电商系以京东、苏宁为代表,希望通过加强末端配送多样性,提高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第三方企业江苏云柜、日日顺、上海富友等,该类企业希望能够占领市场,获取超额利润。

        2017年底,国内已投放智能快递柜数为20.6万组,较2016年增加-倍以上,通过智能快递柜投递快件占投递总量7%,同比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根据国家邮政局2018年的工作计划,智能快递柜(信报箱)箱递率将提高2个百分点。2020年,快递入柜率有望达到15%,按2017年单柜的效力计算,77.2万组智能快递柜才能满足配送需求。

2014-2018年国内投放智能快递柜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4-2018年我国快递入柜率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第一类是快递公司建的智能柜,以中邮速递易和丰巢为代表企业。在中邮速递易掀起的快递柜潮之后,国内迭起,中邮速递易和丰巢为代表的快递系企业逐渐成为行中的龙头;

        第二类是电商企业自建的智能柜,代表主要为京东、苏宁易购的自提柜业务,但是电商系的快递柜数量相对较少宣传力度不大;

        第三类是第三方快递柜运营管理公司,代表性企业为江苏云贵、上海富友日顺等,而第三方平台品牌众多,主要发力细分市场和局部市场。

        在我国快递包裹量持续增长且规模巨大的发展趋势下,智能快递柜越来越被市场看好,目前全国有大小几十家智能快递柜企业,中邮速递易、丰巢、云柜等主流快递柜企业发展迅速;其中中邮速递易在2017年获中国邮政支持,并与EMS合作建立了订单共享、资质共享、驿站共享的共享配送模式,在市场资源、市场占有率、快递柜业务推进等方面有着较强的资源优势;丰巢是由顺丰申通等五大物流公司联合一起创办的企业,丰巢的快递柜业务是物流产业链的向下延伸,提高了快递公司物流效率:京东自提柜等电商系自提柜,主要服务于自身电商平台物流体系,在订单来源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智能快件箱主要功能是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派件与揽件过程中成本、效率提升的问题。“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仅仅属于物流的末端,同样也是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的末端,所以电商、物流商及第三方运营商在持续改善用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增加用户黏度、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持有一致的目标,以智能快件箱的方式部分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投递困境。得益于电子商务和快递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增长预期,智能快件箱下游运营商的网点布局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智能快件箱在未来几年内将拥有稳定的增长预期。同时下游行业对智能快件箱产品要求的不断提升将对行业的自主研发和技术革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生鲜电商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出现了用于生鲜配送的冷藏、冷冻型智能快件箱。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YZPP)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掘金电子制造核心环节 我国PCB钻孔设备行业乘风起 国产企业加速突围

掘金电子制造核心环节 我国PCB钻孔设备行业乘风起 国产企业加速突围

印制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基石,而精密钻孔是PCB制造中决定多层板互联可靠性和线路精细度的关键环节。中国作为全球PCB制造中心,其钻孔设备市场的发展,正是中国半导体及电子制造装备国产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当前,这一市场正经历着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在外部技术压力与内部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高端市场的国产替代已成为行业最

2025年11月12日
工业机器人赋能 我国RV减速器行业增长确定性高 政策助推国产力量崛起

工业机器人赋能 我国RV减速器行业增长确定性高 政策助推国产力量崛起

得益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应用,我国RV减速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14-2017年,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迅速增长背景下,我国RV减速器市场规模维持较高增速;2018-2019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增速的放缓导致RV减速器市场规模增长停滞;2020年以来,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再度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数控机床潜力足、应用广 国产化分层显著 高端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数控机床潜力足、应用广 国产化分层显著 高端替代空间广阔

数控机床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汽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其中新能源汽车持续催生新增量。近年来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稳步扩容,且因机床数控化率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当前行业格局清晰,形成三大竞争梯队,不同档次产品国产化水平差异显著,高端领域国产化率不足20%。在利好政策护航、技术进步与产业链协同加持下,行业从上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跑步机出口“量额齐升”、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行业积极向智能化转型

我国跑步机出口“量额齐升”、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行业积极向智能化转型

我国跑步机行业已构建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体系,发展势头强劲。健身人群扩容与居民收入提升形成双重驱动,持续释放家用、商用领域需求。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行业凭借产业链与规模化优势,出口量额齐升、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国际竞争力稳步增强。同时,大数据、AI 等前沿技术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国内企业积极创新,推出多款功能丰富的智能产品

2025年11月10日
全球低压电器市场稳步复苏 中国借“双碳”东风迎千亿规模 “双雄”领跑竞争格局

全球低压电器市场稳步复苏 中国借“双碳”东风迎千亿规模 “双雄”领跑竞争格局

自疫情后,全球低压电器市场在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扩张与用电需求稳步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呈现稳步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低压电器市场规模突破了4000亿元,2024年这一规模进一步增长到了4284亿元。从区域分布看,亚太地区以近4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2025年11月08日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跟进国际前沿。2023年,中国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成为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有效发明专利计算,中国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99件,仅次于日本的1743件,排名全球第二。从申请人所持有的有效技术专利数量来看,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

2025年11月07日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多缸柴油机凭借功率大、运行稳、噪音低等优势,长期占据我国柴油机市场八成以上份额,其需求与商用车市场走势高度同步。2025年1-9月多缸柴油机销量回升,需求回暖态势明显。近四年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CR4从2022年的43.86%逐步升至20251-9月的49.44%。同时,在“双碳”战略与环保政

2025年11月07日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迅猛发展。2019-202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仅增长2倍,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10倍。2021年以来,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占比已超过消费级无人机。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工业无人机已占据民用无人机主导地位,2023年占比超60%。

2025年1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