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电扇行业运营现状——基于波特五力模型视角

        电风扇简称电扇,也称为风扇、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教室,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

电扇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风扇累计产量为23160.6万台,同比增长5.93%;2015-2020年中国电风扇产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最高值。

2015年-2020年我国电扇产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电扇的上游供应商包括电动机、塑料、钢材等的厂商。电动机是电扇最核心的部件,应用于电扇行业的电动机一般为微特电机,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但目前我国微特电机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产品竞争激烈,因此议价能力不强。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目前,电风扇行业集中在产品多元化、技术革新和外观升级等三个维度进行升级。未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将以高端市场、智能化为主要发展方向;产品的差异化、融合、跨界也将成为电风扇的发展趋势。随着产品不断升级,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也会不断降低。

2017年-2020年中国电风扇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电风扇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市场。在线上品牌中,小米品牌和小熊品牌的增长较为亮眼。小米品牌出身于互联网品牌,以科技元素和互联网基因吸引用户,又熟悉网络营销的模式,故而进步很快;而小熊品牌,多年来注重网络营销,打造自身“网红”品牌身份的同时,不忘记根据用户细分需求,推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被业界视为黑马。这两个品牌的成功,今年也吸引到了更多线上品牌的入局,可以想象今后电风扇线上市场的竞争会更加严峻。

        四、替代品的威胁

        电风扇的替代品主要是空调,空调产品的出现确实对电扇行业有一定的冲击。但近几年电扇产品不断升级,类型和功能不断增加,再加上相比于空调,电扇产品拥有一定价格优势,所以空调对电扇产品的替代性一般。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风扇的市场竞争一直都非常激烈,但总体竞争格局未变。在2020年风扇十大品牌排行榜中,美的排名第一,艾美特第二,大松第三。

        据数据显示,2019-2020年电风扇产品,线上零售额前三品牌为美的、大松、艾美特,占比分别为24.1%、13.6%、8.8%;线下零售额前三品牌为美的、艾美特、戴森,占比分别为43.3%、16.9%、12.3%。

2020年电风扇线上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电风扇线下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中国电扇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品牌

公司名称

1

美的Midea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艾美特

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3

Dyson戴森

捷成消费品(中国)有限公司

4

格力GREE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5

先锋SINGFUN

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6

澳柯玛AUCMA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7

华生Wahson

上海华生电器有限公司

8

海尔Haier

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9

荣事达小家电

合肥荣事达小家电有限公司

10

爱丽思IRIS

大连爱丽思欧雅玛工贸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TF)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电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2021年中国电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ia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擦窗机器人市场火热 科沃斯以高份额强势领跑

我国擦窗机器人市场火热 科沃斯以高份额强势领跑

近两年,我国擦窗机器人市场持续升温,在产业链协同、技术迭代、居住需求升级及政策补贴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实现快速发展。作为行业领跑者,科沃斯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高达62.3%,较第二名火鲸领先超54个百分点,显示出显著市场优势。然而,在我国擦窗机器人行业繁荣发展的背后,仍存在诸多隐忧......

2025年09月15日
银发经济与宠物经济引智能家居摄影机行业爆发 萤石网络稳坐头把交椅

银发经济与宠物经济引智能家居摄影机行业爆发 萤石网络稳坐头把交椅

智能摄像机正加速向各类家居及家居场景渗透。2018-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摄像机市场规模由51.4亿美元增长至134.0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全球智能家居摄像机市场规模将由152.3亿美元增长至240.7亿美元。

2025年09月10日
中餐企业降本增效 炒菜机器人行业爆发 市场将进入高增期 预计2030年规模破百亿

中餐企业降本增效 炒菜机器人行业爆发 市场将进入高增期 预计2030年规模破百亿

进入2025年我国炒菜机器人市场彻底爆发。一方面,京东七鲜小厨、霸碗、小菜园、老乡鸡等头部餐饮纷纷大规模下单炒菜机器人。如小菜园在2025年年初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小菜园自2023年就开始尝试炒菜机器人,到2025年其门店自研的炒菜机已开发到第三代,并计划用1亿元采购2000台单价5万元的炒菜机器人。

2025年08月27日
壁挂炉行业加速向“零售为主、工程为辅”格局转变 外销量快速上升

壁挂炉行业加速向“零售为主、工程为辅”格局转变 外销量快速上升

近年来,我国壁挂炉行业加速向“零售为主、工程为辅”的格局转变,零售渠道内销量占比由2021年的40.84%跃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73.10%,而工程渠道占比则从59.16%大幅收缩至26.90%。尽管零售渠道保持强劲增长,但仍难以完全抵消工程渠道的大幅下滑,导致我国壁挂炉内销量持续缩减。不过,其降幅正在逐渐收窄。与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电视ODM行业出货量逆势增长 市场“强者恒强” 中国大陆厂商领先地位稳固

全球电视ODM行业出货量逆势增长 市场“强者恒强” 中国大陆厂商领先地位稳固

随着电视技术的成熟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全球电视市场萎缩,但电视 ODM 厂商凭借规模成本优势和专业精细化管理,获得了持续增长的ODM订单。因此,全球电视出货量呈下降趋势,但电视ODM出货量占比稳中有升。

2025年07月27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咖啡机生产国 行业正加速智能化升级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咖啡机生产国 行业正加速智能化升级

咖啡作为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近年受益于咖啡文化不断深入渗透,我国消费者与咖啡消费相关的习惯迅速发展。根据相关数显示,2023年国内咖啡消费者总数约为3.99亿人,消费人群渗透率达到28.30%,咖啡需求量同比增长15%。2020-2023年我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从9.1杯增长到了1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彩电“量降额升” Mini LED渗透率突破20% 行业大屏化趋势显著

我国彩电“量降额升” Mini LED渗透率突破20% 行业大屏化趋势显著

近年来,我国彩电市场需求疲软,零售量接连下跌,但自2024年起,其零售额强劲回升。值得一提的,Mini LED电视这一细分产品实现爆发式增长,渗透率已突破20%。同时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家庭影音娱乐标准提升,我国彩电产品结构持续向大尺寸迁移,行业大屏化趋势日益显著。目前,行业正积极拥抱AI技术浪潮,开启智能化转型新

2025年07月07日
成本、售价下探 Mini LED电视行业销量高增 本土企业国内份额领先、国际竞争力提高

成本、售价下探 Mini LED电视行业销量高增 本土企业国内份额领先、国际竞争力提高

与OLED电视相比,Mini LED电视亮度高、更节能、售价低等优势突出。2024年国内Mini LED电视销量高速增长,Mini LED电视渐成市场主流。需求增长刺激供给端发展,现阶段,我国已在 Mini LED 相关环节形成了一批头部企业。本土头部企业在国内Mini LED 电视市场中已取得明显优势,国际市场竞争力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