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电商行业低价需求及低倍率分析 (图)

        电商发展初期,扁平化的销售模式和低廉的费用降低了整体的成本费用,形成了低价的消费环境,吸引的也是对价格敏感度较强的消费群体,低价供给与低价需求长期作用,形成了以比价为特征的市场。 

        一、需求端:比价是电商消费的第一需求 

        电商消费在高线城市的渗透率明显高于低线城市,以快消品举例,2015 年一线城市的渗透率(8.4%)是四线城市(3.6%)的 2.3 倍。高线城市由于信息化程度高,可接触到的物质供给多样。 

        一线城市因发展吸引力强,外来人口占比高,2016 年北、上、广、深外来人口占比分别为 37%、41%、38%、68%,在高线城市丰富资讯浸染下,消费意愿的广度和丰富度高,而在高生存成本的前提下,收入和消费愿望的不匹配催生了对可选消费品的低价需求。根据京东大数据平台,到 2016 年在电商消费中对价格敏感度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的比例合计达到 40%,比价依然是电商消费环境下的第一需求。 

图表:一线城市快消品电商渗透率最高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一线城市外来人口占比高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电商消费对价格的敏感度高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供给端:电商的起点促成了低倍率优势 

        电商发展初期,提供较线下有明显价格优势的产品吸引大量消费者,我们对比了线上、线下的市场环境,对两者的情况进行比较估算得到,低代理渠道成本和早期低营业费用是形成电商低倍率的原因。 

        由于早期传统线下加盟居多,我们以拥有两级代理的品牌进行推演,假设产品的制造成本、品牌商毛利、一级代理毛利、二级代理毛利、平均终端折扣占比吊牌价分别为 25%、20%、20%、15%、20%,产品的倍率为 4 倍,这样的价格构成隐含了两个关键点:1)过多的渠道成本;2)虚高的吊牌价。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电商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电商的透明度和扁平的环境决定的低倍率特点,由于电商发展初期多为微小企业,在制造端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我们以高于线下渠道 20%的制造成本估算,假设电商产品制造成本、制造商毛利、销售费用、管理和其他费用,分别占比线下吊牌价的 30%、10%、10%、10%,假设卖家净利率在 5%~15%,那么售价仅为线下吊牌价的 53%~59%,倍率为 1.8~2.0X。 

图表:压缩中间成本形成电商低倍率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小结:供需相遇,确立低价属性 

        当电商的低价供给和消费者的低价需求相遇,形成了电商市场中天然的低价属性。以品牌家纺的电商策略为例,传统认知以为品牌商用区别于线下的品牌发展线上业务(罗莱生活创线上“LOVO”品牌,富安娜创线上“馨而乐”品牌),是为了减少对加盟商的冲击。而水星家纺在有最高加盟店铺占比(17H1:96%)的情况下,依然发展了行业最高的电商占比(17Q3:42%),所以电商对加盟冲击的说法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对比产品价格带发现,水星的价位低于罗莱和富安娜,且与 LOVO 和馨而乐处于同一水平。所以我们认为,低价是电商的第一需求,线上消费长期形成了独有的属性:整体低于线下的价格带水平。 

        从我们实际的走访调研和对比中,可以明显发现品牌在实体店铺与电商渠道不同的价格策略。以四件套为例,非实体店铺中各品牌的吊牌价区间在 2000 元至 10000 元以上不等,不同品牌主要展示的产品略有不同:水星、富安娜主力展示的产品标价大多大于 6000 元,个别产品标价超过一万块;梦洁和水星价位更相近,且重叠的价格带更多一些,主要在 3000-6000 元之间。折扣普遍在 5 折-9 折之间,鲜有低于 5 折产品展示销售,所以实体店铺主力成交的产品价格普遍大于 1000 元。 

        对比四个品牌线上最高销量的产品折后价格,区间在 300-700 元之间,明显小于线下产品价格。我们选取了四个品牌天猫旗舰店中,销量最高的四件套产品,规格 6 尺产品的标价在 1540-2298 元之间,折后价格在 329-699 之间,线上的主力消费价格区间低于线下。而且,由于不同品牌产品定位不同,富安娜、梦洁和 LOVO 落在线上消费价格带中的产品以基础纯棉和简单提花为主,而水星由于本身定位略低于其他品牌,所以在线上主力价格带中的以工艺复杂的大提花产品居多。 

图表:家纺品牌加盟店铺数占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对比各品牌电商策略及价格对照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NOR Flash行业分析:全球存量规模扩大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NOR Flash行业分析:全球存量规模扩大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长远来看,全球NOR Flash行业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设备等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成为应用领域发展方向。

2025年04月10日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SiP模组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无线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消费电子是 SiP 最大下游市场;电信与基础设施受益 5G及后续技术演进与数据中心建设,有望成为 SiP 模组增速最快的下游市场;此外,汽车、工业领域有望凭借 15%、14%的 CAGR 实现高速增长。长远来看,AI落地终端将为SiP 模块带来新增量。

2025年04月05日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IT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全部IT应用,其中银行IT较成熟,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我国金融IT行业参与者众多,各金融 IT 基于核心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金融IT行业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随着游戏产业快速发展,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游戏交易市场快速扩张,形成以游戏账号、装备、货币为核心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物品(游戏)交易市场总规模达742.5亿元。从细分种类来看,2023年,游戏装备、货币、消耗品、账号、代练交易市场规模达248.7亿元、253.9亿元、190.1亿元、5.

2025年03月12日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全球运动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上升,为国产厂商们开启一座金矿。GoPro老玩家与大疆、影石等新玩家赛马竞速,并形成影石、大疆和GoPro三巨头。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市场规模扩容的背景下,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速赛远未到终点。未来,谁能在创新与性价比中找到最优解,谁就将定义运动相机行业的未来。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