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汽车涂料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汽车涂料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可分为汽车售后修补涂料、汽车内外饰件涂料、汽车车身涂料。从产业链来看,汽车涂料行业上游为树脂、颜填料、溶剂与助剂等化工原材料,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农机等行业。
汽车涂料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游方面:汽车涂料的生产原材料较多,有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树脂,也有钛白粉、滑石粉等颜填料,另外还包括溶剂与助剂。以聚氨酯行业为例,多年来,我国聚氨酯行业产销量保持着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聚氨酯产量达1366万吨,同比增长5.23%;聚氨酯销量达1185万吨,同比增长3.73%。
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行业产销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汽车涂料行业上游相关企业有鞍山七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汽车涂料行业上游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鞍山七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染、颜料和染、颜料中间体、水处理剂、化工机械、化工防腐剂、润滑剂、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化工原料生产销售

环保优势:公司产品具有更优异的颜色性能和环保性能,可替代含重金属的无机颜料如铅铬黄、钼铬橙等。

工艺和技术优势:公司是国内最早将苯并咪唑酮系列产品最早产业化的企业之一,积累了大量的工艺诀窍和生产经验,如溶剂回收套用、表面处理工艺、提高产品在介质中的分散性、不含联苯胺基团、减少“三废”排放、替代铅铬黄、提高产品收率和纯度、提高自动化水平等、加氢还原新工艺、开发水性产品等等。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聚氨酯系列、石化系列、功能材料系列、特种化学品系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技术创新优势:公司成功组建了“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合物表面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行业创新平台。

卓越运营:在杜邦安全管理体系、日本丰田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体系、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信息管理系统、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理念的指导下,万华的运营效率和质量逐年提升。

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专注于对原料碳四进行深度加工转化成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行业龙头:公司产品包括甲乙酮,MTBE,异丁烯,叔丁醇等,其中甲乙酮为公司主导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等众多领域,生产的甲乙酮产品纯度一直保持在99.9%以上,与国际知名公司的产品质量相当。

技术优势:公司先后对甲乙酮装置共进行120余项技术革新与改造,通过对分离系统的多项改造和优化,减少了甲乙酮副产品的数量,此外,公司还与其他科研单位联合开发了副产氢气精制技术,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将原来直接排放的氢气回收利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游方面:得益于汽车工业的增长,我国汽车涂料行业发展较快。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瘦到重视,环保政策也趋严,我国汽车涂料需求量呈现下滑态势,未来环保涂料将成主流。数据显示,到2019年,中国汽车涂料需求量为73万吨,同比下降8.4%,预计2020年将下降至62.2万吨。
2015-2020年中国汽车涂料需求量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汽车涂料行业相关企业有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艾仕得涂料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等。
汽车涂料行业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基于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研发的高性能涂料产品,包括汽车售后修补涂料、新车内外饰件及车身涂料、3C消费电子领域涂料,并全方位提供专业的现场颜色调配、定制色漆开发、喷涂技术指导、效率提升优化等技术服务、管理服务

“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商业模式:2006年起,发行人首先定义行业特性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并开始以直销为主、分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模式。多年积累,形成强大的市场网络和服务能力优势。

营销网络优势:直销模式中,扁平化直销网络共有9个分公司及办事处,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江苏、杭州、东莞、合肥、郑州等重点区域市场。分销渠道体系覆盖区域遍布全国,深入下沉到四、五线城市。

艾仕得涂料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研发、生产、加工高性能涂料及其相关产品

环保优势:艾仕得水性漆生产工艺采用全球新一代水性漆技术来生产精益且环保的汽车涂料,从而使客户有效减少涂料用量,并能大幅度节省涂装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而降低二氧化碳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

品牌荣誉:2014年,艾仕得涂料系统荣获“2014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创新大奖——最具竞争力奖”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

生产、研发、委托加工高质量的建筑涂料、工业涂料、防腐蚀涂料、防火材料、其他辅助产品和涂料调色机械、建筑装修装饰材料等

品牌优势:立邦涂料已在中国成为涂料行业的领导品牌。

产品质量优势:立邦目前在中国共设有四个主要的乳胶漆工厂(成都、上海、广州、廊坊),并且分别在每年都有拿到ISO9001、ISO14001、3C(中国强制认证)、环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游方面:汽车涂料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为汽车行业,如今,汽车行业已经步入成熟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572.1万辆,同比下降7.5%;销量为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到2020年1-10月份,中国汽车产量为1951.9万辆,同比下降4.6%;销量为1969.9万辆,同比下降4.7%。
2014-2020年1-10月中国汽车产销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汽协
       现阶段,汽车涂料行业下游相关企业有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
汽车涂料行业下游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及其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传动器、电池和电机)、附件、设备开发和制造

产能布局优势:一汽-大众产能布局已覆盖东北长春、西南成都、华南佛山、华东青岛以及华北天津,拥有轿车一厂、轿车二厂、轿车三厂、轿车四厂、轿车五厂、轿车六厂、动力总成事业部以及冲压中心八大专业生产厂。

品牌优势:从建厂初期的一个品牌1款产品,发展到现在的奥迪、大众、捷达三大品牌20余款产品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拥有造型试验车间、台架试验中心、造型与虚拟现实中心、测量技术中心、车辆安全中心、试制中心和多个功能实验室等重要技术部门。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客车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

研发投入优势:公司发生研发支出不断增长,在同行业中居于较高水平。

技术和产品优势:公司专注于客车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通过多年来的自主研发和系统的技术创新,逐步掌握了新能源、智能化、安全、节能、舒适、环保等技术并持续领先,形成相应的领先技术和产品优势。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零部件研究、开发、制造、加工;汽车电器、汽车内外饰件、塑料配件、金属配件、模具制造、加工

产业一体化优势: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资产经营、汽车商贸为一体的产业格局。

客户优势:公司已为一汽集团公司、一汽—大众公司、东风集团公司、神龙汽车公司、上海通用公司、上海大众公司等直接供应产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T)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汽车涂料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现状与未来规划分析》。       本文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而成。我们保持中立立场,与文中提及的公司之间不存在业务往来,不涉及利益。文章仅作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行业分析:产能低速增长 贸易逆差呈现逐步缩小态势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行业分析:产能低速增长 贸易逆差呈现逐步缩小态势

近年来,我国润滑油基础油产能逐年递增但增速较为平缓,其中矿物油基础油占据产能主导地位。对外贸易方面,行业虽长期处于净进口状态、贸易逆差为常态,但进出口格局不断优化,进口量稳步缩减、出口量快速增长,贸易逆差额也呈现缩小态势。企业竞争当前市场形成跨国企业、国有集团、民营企业三方竞争格局,在环保政策与“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

2025年11月28日
氯碱工业的“调节阀” 我国二氯丙烷行业需求稳中有进 精细化与绿色化成趋势

氯碱工业的“调节阀” 我国二氯丙烷行业需求稳中有进 精细化与绿色化成趋势

二氯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命运与上游的氯碱工业深度“捆绑”。它的市场供应与价格,并非仅由自身需求决定,更关键地是扮演着消化副产氯气、平衡氯碱装置的“调节阀”角色,这使得其成本与盈利性极为脆弱。尽管下游在农药、溶剂等领域的刚性需求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基本盘,但行业正面临环保政策收紧与替代品竞争的双重挤压。展望未来

2025年11月27日
“工业牙齿”的新征程 我国丙烯酸异辛酯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下游需求持续放量

“工业牙齿”的新征程 我国丙烯酸异辛酯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下游需求持续放量

丙烯酸异辛酯作为合成胶粘剂与涂料的关键原料,其产业链与宏观经济紧密联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行业呈现出产能集中、供需重塑的鲜明特征:上游原料与油价挂钩,成本波动显著;中游由少数具备一体化产业链的龙头主导,产能持续向华东等产业集群地集中;下游需求则从传统的包装、建筑,正快速向新能源锂电池封装、电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丁辛醇行业:产能跃升与进口替代加速 福建中景石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我国丁辛醇行业:产能跃升与进口替代加速 福建中景石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丁辛醇是一种丁醇和辛醇合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能与水及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物,均有中等毒性的性质。近年来,在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下游行业需求提振带动辛醇产业高景气运行,以及我国丁辛醇市场长期存在高进口依存度的双重驱动下,国内丁辛醇产能进入持续扩张周期。目前,我国已确立全球丁辛醇生产大国地位。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SIS作为工业生产安全运行的核心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油气等多个行业。2020-2023年国内SIS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3%。SIS市场竞争格局已由本土企业主导,龙头中控技术表现突出,2024年以31.2%的市占率实现国内市场“三连冠”。展望未来,在安全生产政策强制要求、现有工厂技术升

2025年11月25日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近年来,国内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叠加塑料、橡胶等下游行业对材料耐候性、安全性的要求同步提升,我国光稳定剂行业不断向高效、绿色等方向转型。

2025年11月25日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近十年来全球绿氢产业快速发展,迎来投资热潮。2023、2024年全球对绿氢的投资分别增长了约33%和25%,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持续。2024年全球氢能新增产能 315 万吨,其中绿氢新增 7 万吨,同比增长约 42%。

2025年11月25日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核心组成部分,受益于润滑油消费支撑与性能、环保升级需求,行业持续发展。行业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分散剂等三类单剂构成消费主力。当前,国产和外资润滑油添加剂产能存在结构性差异:国内产能主要集中于单剂产品,而外资在华产能则更多布局于复合剂领域。尽管润滑油添加剂出口呈现“量额齐升”且已实现净出口,但因

2025年11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