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异丙醇行业需求不足 产能过剩局面正在加剧

       异丙醇,又名仲丙醇、二甲基甲醇,属于一种中等爆炸危险物品。目前我国工业上生产异丙醇主要有丙烯水合法、丙酮加氢法及醋酸异丙酯氢化法三种方法。由于异丙醇新增装置的投产,2019年国内异丙醇产量有大幅增长,达48万吨,较2018年增加10万吨。

2011-2019年中国异丙醇产量

数据来源:化工在线

       异丙醇性能优良,不但可以用作溶剂,还可以生产多种有机化合物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涂料、日用化工、有机合成等领域。数据显示,我国异丙醇作为溶剂用于油墨、涂料和制药工业,消费占比达到71%;化学中间体消费占比22%;电子工业清洗剂、汽车防冻液、消毒剂等其他领域异丙醇消费占比为7%。

中国异丙醇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化工在线

       我国异丙醇表观消费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但不及供应增长。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异丙醇表观消费量增长至34.4万吨。

2011-2019年中国异丙醇表观消费量

数据来源:化工在线

       自2010年以来,我国异丙醇产能不断提升,但需求跟进有限,产能过剩局面快速出现。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异丙醇总产能约100万吨/年,以丙酮加氢法生产工艺为主。

2019年中国主要异丙醇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单位:万吨/年)

序号

生产厂家

企业地址

生产能力

生产工艺

1

凯凌化工

江苏张家港

27.6

17.6醋酸异丙酯氢化+10丙酮加氢

2

锦州石化

辽宁锦州

10

丙烯水合

3

山东大地苏普化工

山东寿光

10

丙酮加氢

4

长春化工

辽宁盘锦

8.4

丙酮加氢

5

东营海科新源化工

山东东营

8

丙烯水合

6

珠海长成化工

广东珠海

6

丙酮加氢

7

德州德田化工

山东德州

5

丙酮加氢

8

江苏新化化工

江苏盐城

5

丙烯水合

9

盐城苏普尔化工科技

江苏盐城

5

丙酮加氢

10

青岛海力加

山东黄岛

5

丙酮加氢

11

浙江新化化工

浙江建德

3

丙酮加氢

12

淄博诺奥

山东淄博

3

丙酮加氢

13

联盛化学

浙江临海

3

丙酮加氢

14

昌德化工

湖南岳阳

1.5

丙酮加氢

合计

100.5

数据来源:化工在线

       2020年国内异丙醇行业仍然有新装置投产,预计合计新增产能20万吨,届时总产能将达到120万吨左右,同比增幅约20%,国内异丙醇供应再登新台阶。

2020年中国主要异丙醇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单位:万吨/年)

序号

生产厂家

项目地址

生产能力

生产工艺

投产时间

1

惠州宇新

广东惠州

5.0

丙酮加氢

2020.6

2

淄博诺奥

山东淄博

5.0

丙酮加氢

2020

3

利华益维远化工

山东东营

10.0

丙酮加氢

2020

数据来源:化工在线(CT)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异丙醇市场调研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动向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业牙齿”的新征程 我国丙烯酸异辛酯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下游需求持续放量

“工业牙齿”的新征程 我国丙烯酸异辛酯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下游需求持续放量

丙烯酸异辛酯作为合成胶粘剂与涂料的关键原料,其产业链与宏观经济紧密联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行业呈现出产能集中、供需重塑的鲜明特征:上游原料与油价挂钩,成本波动显著;中游由少数具备一体化产业链的龙头主导,产能持续向华东等产业集群地集中;下游需求则从传统的包装、建筑,正快速向新能源锂电池封装、电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丁辛醇行业:产能跃升与进口替代加速 福建中景石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我国丁辛醇行业:产能跃升与进口替代加速 福建中景石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丁辛醇是一种丁醇和辛醇合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能与水及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物,均有中等毒性的性质。近年来,在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下游行业需求提振带动辛醇产业高景气运行,以及我国丁辛醇市场长期存在高进口依存度的双重驱动下,国内丁辛醇产能进入持续扩张周期。目前,我国已确立全球丁辛醇生产大国地位。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SIS作为工业生产安全运行的核心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油气等多个行业。2020-2023年国内SIS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3%。SIS市场竞争格局已由本土企业主导,龙头中控技术表现突出,2024年以31.2%的市占率实现国内市场“三连冠”。展望未来,在安全生产政策强制要求、现有工厂技术升

2025年11月25日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近年来,国内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叠加塑料、橡胶等下游行业对材料耐候性、安全性的要求同步提升,我国光稳定剂行业不断向高效、绿色等方向转型。

2025年11月25日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近十年来全球绿氢产业快速发展,迎来投资热潮。2023、2024年全球对绿氢的投资分别增长了约33%和25%,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持续。2024年全球氢能新增产能 315 万吨,其中绿氢新增 7 万吨,同比增长约 42%。

2025年11月25日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核心组成部分,受益于润滑油消费支撑与性能、环保升级需求,行业持续发展。行业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分散剂等三类单剂构成消费主力。当前,国产和外资润滑油添加剂产能存在结构性差异:国内产能主要集中于单剂产品,而外资在华产能则更多布局于复合剂领域。尽管润滑油添加剂出口呈现“量额齐升”且已实现净出口,但因

2025年11月24日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DCS下游多点开花,已覆盖化工、电力、石化、市政及公共设施、造纸、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2024年其市场规模微降但细分领域分化,其中电力、市政及公共设施领域逆势增长。尽管行业经历短期波动,但在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下,其长期发展潜力依然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马太效应持续显现,DCS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3从202

2025年11月24日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已构建完整产业链,市场呈现消费分化特征:2024年行业消费小幅下滑,工业用润滑油逆势增长,交通用需求则有所收缩。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持续进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行业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净进口量与贸易逆差额均呈收窄态势,出口端更实现“量额齐升”。2025年发布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两项强制性新国标,将于20

2025年11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