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有机硅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有机硅品种繁多,约5000余种,性能优异,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抗氧化、耐辐射、难燃、憎水、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特性,应用领域广泛,现已逐步成为国计民生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有机硅行业上游主要原材料为硅粉和氯甲烷等,下游涉及建筑、汽车、电子电器、电力、新能源、医疗卫生、个人护理、纺织等多个领域。

有机硅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游方面:硅粉多以金属硅为原料制取,氯甲烷则主要由甲醇和氯化氢制取。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金属硅产地,硅质矿物储量丰富,同时也是全球甲醇大国,甲醇供应量较为充足,这为我国有机硅行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撑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金属硅产量为221万吨。截至2020年1-8月,我国甲醇累计产量为4414.5万吨,同比小幅增长1.08%。

2015-2019年中国金属硅产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13-2020年1-8月我国甲醇产量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有机硅行业上游相关企业主要有唐山三友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金岭化学有限公司、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有机硅行业上游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唐山三友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混合甲基环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一甲基三氯硅烷等生产、开发、销售

地理位置优势:坐落于唐山市南堡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曹妃甸,西靠天津港区,处于环渤海经济开发带,紧邻张唐铁路、唐曹铁路、沿海高速、唐曹高速等,交通便利

技术优势:公司年产有机硅20万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有机硅产业基地之一,建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被授予河北省有机硅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牌荣誉公司DMC产品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新友商标被评选为河北名片,先后获得中国氟硅行业新锐企业中国氟硅行业典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山东金岭化学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一甲基氢二氯硅烷、一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一氯硅烷、硅橡胶等产品

产能优势:公司位于山东省广饶县经济开发区,现已形成年产20万吨有机硅及配套产品的生产规模

产品质量优势:公司生产采用一流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先进、产品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可靠

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销售有机硅单体、有机硅中间体、二氧化硅及硅油类、硅橡胶类、硅树脂类、硅烷类系列等深加工产品及其他自产副产品;批发销售甲醇等

规模优势:公司是我国有机硅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规模优势显著。截止2018,公司具备年产25万吨有机硅单体(折合聚硅氧烷约11.8万吨)生产能力(2019年单体产能已提升至30万吨/),约占国内有机硅单体总产能的8.34%

产业链优势:截至2019年底,公司拥有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各类深加工产品共120多种规格,此外,公司不断加强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持续拓展有机硅副产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努力建设有机硅新材料循环经济

客户优势:与下游众多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郑州中原思蓝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经贸委首批认定的三家硅酮结构胶生产企业,此外还有天赐材料、回天新材、硅宝科技、集泰股份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游方面:伴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上下游市场的推动,我国有机硅工业发展迅速,国际巨头陶氏杜邦、德国瓦克、美国迈图集团等纷纷将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聚硅氧烷产能为142.3万吨/年,产量达到118.0万吨,同比增长4.42%。

2013-2019年中国聚硅氧烷产能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SAGSI

2013-2019年中国聚硅氧烷产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SAGSI

        现阶段,有机硅行业相关企业主要有新亚强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等。

有机硅行业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新亚强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硅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以六甲基二硅氮烷为核心的有机硅功能性助剂和苯基氯硅烷两大产品类别

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立足于核心产品与大型有机硅生产企业产品差异化的定位策略,深耕自身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工艺改进,使公司在产品产量、纯度、质量稳定性、出口数量等方面一直处于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拥有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苯基单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且一直注重合作研发,与杭州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除专利技术外,通过自主研发,公司拥有缩合法合成乙烯基双封头技术、流化反应合成苯基氯硅烷技术等多种自有技术

质量优势及客户粘度较强:公司建立了来料质量检测、制程标准控制、产成品质量检测、出货质量检验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客户主要为有机硅材料、制药等全球知名企业,由于公司产品质量优良、稳定,供应及时、产量充足,公司与下游客户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粘度较强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作物保护、有机硅材料两大核心产业,开发形成以草甘膦原药及剂型产品为主导,杀虫剂、杀菌剂等多品种同步发展的产品群

健全的企业制度和管理体系:在行业里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引入ERP管理系统,制定了较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SHE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突出的行业地位:公司属于农药和新材料行业,是我国最大的除草剂草甘膦生产企业之一和我国第二大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国内农药行业销售百强第一名、全国农药出口前10强等诸多荣誉。企业产品曾多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浙江名牌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等称号

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

有机硅单体及相关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化学合成材料等

行业领先优势: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12万吨/年有机硅下游产品的我国有机硅行业领先企业

销售网络优势:有机硅单体产能为亚洲最大,世界前三,产品销售遍及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荣誉:20199月,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工厂名单。20204月,入选江西省2020“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公示名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游方面:有机硅下游行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建筑、电子电器、电力和新能源、医疗及个人护理等领域,消费占比分别为23.3%、18.7%、18.2%10.3%。未来随着下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消费升级,有机硅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

2018年中国聚硅氧烷下游终端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有机硅行业下游相关企业主要有齐鲁制药集团、江苏苏豪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康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有机硅行业下游相关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企业竞争优势

齐鲁制药集团

专业从事治疗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的制剂及其原料药的研制、生产与销售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广泛拓展国内外科研开发合作,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具备专业而高效的研发能力,已先后研制成功了近百个国家级新药,多项研究被评为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

生产优势:公司建有制剂、化学合成、生物技术、抗生素发酵等十大生产基地以及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和其他主要生产设备及检测仪器均购自于世界主要专业制药设备制造商

质量优势:公司建设了严格规范的质量控制机构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首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企业

产品及销售网络优势:公司的产品结构科学完整,已上市产品达270余种,具有治疗领域广、产品系列化特点;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全心全意为客户的服务宗旨,在医药领域树立了齐鲁品牌,拥有遍布全国各大省市,远销北美、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的世界级销售网络

江苏苏豪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梭织服装、针织服装和服饰品的生产和出口

产品优势:产品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良好的市场。公司和欧美等许多客户都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技术优势:纺织品设计中心、服装设计中心和打样中心的建立,公司的设计团队和设计能力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北京康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分子新材料的研究、生产、销售和服务

产品应用优势:主要上市及研发产品包括LED有机硅封装胶、微发泡高分子材料、LED环氧树脂封装胶、太阳能光伏组件有机硅封装材料、锂电池导电粘结剂等,产品涉及LED、锂电池、电子、航空航天、太阳能、建筑保温等多个领域

质量优势: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8标准质量体系认证,LED有机硅封装材料符合欧盟RoHS要求,目前已与国际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T)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有机硅市场调研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

        本文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而成。我们保持中立立场,与文中提及的公司之间不存在业务往来,不涉及利益。文章仅作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进入2025年,我国制冷剂生产端负荷较重。一方面是配额削减政策使得二代产能加速收缩。根据《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核发表》,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被严格控制在16.3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8.60万吨,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其中R22生产配额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当前,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不同作物实际施肥中,高产目标的单位化肥施用量较一般目标的施肥量有明显提升。我国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从提升单亩产量,还是保证种植面积都有相对较强的政策保障。

2025年07月01日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UV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2021年,中国UV领域的产值规模已达111.58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UV油墨和UV涂料产值规模分别达到48.24亿元、56.76亿元,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制造趋势的推动

2025年06月25日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长期以来,DOP凭借增塑效果佳、价格适中等优势,一直是我国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但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升,DOTP环保性得到市场认可,逐渐替代DOP成为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DOTP产能在增塑剂市场中的占比由2018年的占比由2018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39%;消费量占比由20

2025年06月25日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基础盐类产品是盐化工行业基石,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盐化工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多,成行业未来发展重点,同时将为盐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