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钾肥行业生产情况向好 氯化钾需求加大

        钾肥全称钾素肥料,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植物体内含钾一般占干物质重的0.2%~4.1%,仅次于氮。钾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60种以上酶系统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的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国内现有的钾肥产能主要集中在青海格尔木及新疆罗布泊地区。

        钾肥是我国14亿人口赖以生存的粮食的“主粮之一”,钾肥的可持续供应关系到我国粮食的品质、数量安全。纵观2017年我国钾肥行业整体生产情况,产能、产量、供应量、表观消费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自给率下降。

        一、钾肥生产及供需情况


        2017年我国钾肥总产能(以K2O计)916万吨,比2016年的801万吨增长14.4%,2015年的产能(以KCl计)是1291万吨。其中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海盐湖)、藏格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藏格控股)和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简称国投罗钾)钾肥产能之和占钾肥总产能的56.7%;青海盐湖和藏格控股氯化钾产能占总氯化钾的62.7%,国投罗钾资源型硫酸钾产能占总资源型硫酸钾的42%

        2017年我国钾肥总产量折以K2O为581万吨,折KCl为968万吨(已扣除重复量),比2016年的K2O563万吨(相当于KCl938万吨(扣除重复量))增长3.2%,2015年的产量(以KCl计)是952万吨。其中青海盐湖、藏格控股和国投罗钾产量之和占钾肥总产量的81.4%;青海盐湖和藏格控股氯化钾产量占总氯化钾产量的89.0%,国投罗钾的资源型硫酸钾产量占总资源型硫酸钾产量的65%。

2016-2017年全国钾肥相关情况汇总

2016

2017

产量

938

968

产能

1335

1596

进口量

682

761

出口量

29.4

46.8

供应量

2090

2298

表观消费量

1541

1952

自给率

60.9

49.6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钾肥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约86%的资源型钾肥产能分布在青海,约13%的产能分布在新疆,其余约1%分布在云南、山东和江苏。加工型钾肥分布比较广泛,其中硫酸钾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河北、重庆、吉林、辽宁等省(直辖市);硝酸钾主要分布在山东、青海、湖南、江西、山西等省;磷酸二氢钾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云南、重庆等省(直辖市)。

2016-2017年我国钾肥主要品种生产情况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我国钾肥自给率在50%上下波动。

2010-2017年我国钾肥自给率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钾肥总供应与总表观消费量流向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钾肥行业供需预测

        根据预测,2018年我国钾肥产量(以KCl计)在1000万吨左右;其中青海盐湖(500万吨)、国投罗钾(160万吨)和藏格控股(200万吨)的钾肥产量会稳定在2017年的水平,合计产量会在860万吨左右;其余小厂产量加上难溶性钾会在100万~150万吨。

2018年我国钾肥产量占比结构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目前紧缺的钾肥品种是氯化钾,约50%需要进口。主要应用流向:复合肥、直接施用、配方肥、水溶肥、颗粒状钾肥、硝酸钾、氢氧化钾及相关钾精细化工产品;另外随着三元复合肥出口关税的降低和小包装钾肥的关税优势,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多。2018年钾肥表观消费量(折KCl)预测在2100万吨左右,会比2017年略有增长或持平。虽然要求至2020年要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但预测“十三五”期间消费量将继续增长。今后5年,粮食质量与数量的安全仍然是头等大事,接下来,一是施用测土配方肥提高单产;二是改良盐碱地增加耕地面积,这些举措对钾肥的需求是刚性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