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甜菊糖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我国为甜菊糖最大生产国,美国为我国主要出口国家

       一、甜菊糖产品简介

       甜菊糖(Stevioside)又称甜菊苷,是从甜叶菊(SteviaRebaudia)叶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糖苷,甜叶菊是原产于巴拉圭和巴西菊科植物,现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种植。甜菊糖属于高倍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且几乎没有热量,带有轻微苦涩味,多用于食品饮料中代替蔗糖使用。

甜菊糖与其他甜味剂产品对比

分类

产品

名称

甜度

热量

甜价比

(甜度/)

风味特征

安全性与稳定性

建议日摄入量

天然甜味剂

蔗糖

1

4

0.19

口感清甜,为甜味剂参照指标

不适于肥胖人士和糖尿病患者

25g

葡萄糖

0.8

4

0.17

清甜,微酸

食用产生大量热量,不适用糖尿病及肥胖人士

-

甜菊糖

200

0

0.91

明显苦涩味,需复配使用

安全性尚未普遍承认

4g

赤藓糖醇

0.65

0.2

0.03

甜味纯正、协调性好、入口有清凉感

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不设限制

木糖醇

1.2

3

0.04

甜味清凉

具有抗龋齿功效,主要用作无糖口香糖

不设限制

糖精

500

0

12.5

浓重苦味和金属味,需复配使用

过量服用会中毒,三级致癌物

2.5g

人工甜味剂

甜蜜素

50

0

3.33

明显苦涩味,需复配使用

过量食入危害肝脏及神经系统,西方多国禁用,我国仍合法使用

7g

阿斯巴甜

200

0

2.5

甜味纯正,近似蔗糖

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美国FDA拒绝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9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

40g

安赛蜜

200

0

3.33

高浓度明显后苦味,需复配使用

公认性价比高、使用安全的甜味剂,全球10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

15g

三氯蔗糖

650

0

3.25

甜味纯正接近蔗糖

安全性好,稳定性与溶解性较高,对苦味、涩味有遮盖效果

15g

纽甜

6000

0

20

甜味纯正,高浓度下后甜长

热稳定性差,过高甜度导致调配技术要求高

1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欧美主要甜菊糖品牌汇总

       欧美主要天然甜味剂品牌Truvia、SteviaInTheRaw、PureVia和PureCircle近年来快速崛起。这些品牌的产品主要以甜叶菊提取物甜菊糖作为蔗糖替代品,部分系列也使用罗汉果提取物。从消费人数的角度,Truvia和SteviaInTheRaw在美国消费人数分别从2013年的1342万和1114万增至2019年的1965万和2182万,增幅达到46.4%和95.9%;

       从销售额的角度,从2009年至2015年,Truvia天然甜味剂在美国的销售额从3340万美元增加至1.45亿美元,增幅高达334%。PureVia自2019年中旬在英国推出以来已成为该国增长最快的天然甜味剂品牌之一,其在法国天然甜味剂市场的份额更是达到了70%。此外,美国甜菊糖品牌PureCircle在2018年的销售额达到1.31亿美元,几乎是2012年3倍。

欧美主要甜菊糖品牌的产品及其制造商汇总

品牌

所属公司

主要产品

主要甜味剂原料

Truvia

可口可乐公司,嘉吉公司袋

装甜味剂,Spoonable,无卡路里袋,SweetComplete,糖果甜味剂,黑糖混合,无卡路里有机液

甜菊叶,赤藓糖醇

SteviaInTheRaw

坎伯兰包装公司

袋装甜菊糖,面包用甜菊糖,甜菊糖片,有机甜菊糖

甜菊叶

PureVia

百事可乐公司,Merisant公司

甜菊糖颗粒,甜菊糖液

甜叶菊

PureCircle

IngredionIncorporated

甜菊糖供应商,提供RebMRebD等高档甜菊糖产品

甜叶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甜菊糖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1、全球甜菊糖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甜菊糖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动向前瞻》显示,近年来甜菊糖产品大量上市,在人工甜味剂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实现了销量的逆势增长。据数据估算,在考虑新冠疫情冲击的情况下,2020年全球甜菊糖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692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达到9.986亿美元,2020年至2027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4%。

2020-2027年全球甜菊糖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预计2020-2027年,我国将成为甜菊糖市场增幅最快的国家,年复合增长率达12.5%,其次为美国,达20.3%。其他国家中,日本、加拿大和德国在2020-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预计分别为4.4%、7.4%和5.3%。

2020-2027年全球甜菊糖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从销量的角度来看,2012至2017年间亚太地区含甜菊糖的产品销量增长了40%,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也分别有21%、19%和17%的增幅。其中,饮料行业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8%,预计到2027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43亿美元。乳制品部门和面包与糖果部门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9.1%和7.4%。

2012-2017年全球含甜菊糖产品销量年复合增长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从产品数量上看,据数据统计,2012年,添加甜菊糖的产品还占不到全球代糖食品的1/4,但在2017年8月份已经达到27%,超过了原本最被广泛使用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2017年全球推出含甜菊糖的食品和饮料产品的数量达到3526件,是2010年的7.4倍。2018年,全球上市的含甜菊糖的产品数量达3819件,在饮料和食品的产品数量分别增长了33%和23%。

2010-2018全球推出含甜菊糖产品数量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我国甜菊糖市场规模

       2020年中国甜菊糖市场规模为9940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5%,占全球甜菊糖零售规模比例为17.5%。预计到2027年中国的甜菊糖市场规模将达到2.267亿美元。

2020-2027年全球甜菊糖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种甜叶菊,200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甜菊糖出口国,现国内甜菊糖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八成。美国是我国甜叶菊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占出口总量的1/3。

       3、美国甜菊糖市场规模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甜菊糖在美国天然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业中广受欢迎,开始被添加到茶叶和减肥混合物中。数据显示,2018年甜菊糖在美国的销售额增加了12%,其零售额仅次于白糖和红糖,零售额达到了2.94亿美元。成为美国食糖和甜味剂市场的第三大糖类产品,超过了三氯蔗糖、糖精和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

2018年美国食糖和甜味剂零售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xlx)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甜菊糖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动向前瞻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进入2025年,我国制冷剂生产端负荷较重。一方面是配额削减政策使得二代产能加速收缩。根据《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核发表》,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被严格控制在16.3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8.60万吨,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其中R22生产配额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当前,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不同作物实际施肥中,高产目标的单位化肥施用量较一般目标的施肥量有明显提升。我国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从提升单亩产量,还是保证种植面积都有相对较强的政策保障。

2025年07月01日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UV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2021年,中国UV领域的产值规模已达111.58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UV油墨和UV涂料产值规模分别达到48.24亿元、56.76亿元,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制造趋势的推动

2025年06月25日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长期以来,DOP凭借增塑效果佳、价格适中等优势,一直是我国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但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升,DOTP环保性得到市场认可,逐渐替代DOP成为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DOTP产能在增塑剂市场中的占比由2018年的占比由2018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39%;消费量占比由20

2025年06月25日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基础盐类产品是盐化工行业基石,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盐化工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多,成行业未来发展重点,同时将为盐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