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甜菊糖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我国为甜菊糖最大生产国,美国为我国主要出口国家

       一、甜菊糖产品简介

       甜菊糖(Stevioside)又称甜菊苷,是从甜叶菊(SteviaRebaudia)叶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糖苷,甜叶菊是原产于巴拉圭和巴西菊科植物,现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种植。甜菊糖属于高倍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且几乎没有热量,带有轻微苦涩味,多用于食品饮料中代替蔗糖使用。

甜菊糖与其他甜味剂产品对比

分类

产品

名称

甜度

热量

甜价比

(甜度/)

风味特征

安全性与稳定性

建议日摄入量

天然甜味剂

蔗糖

1

4

0.19

口感清甜,为甜味剂参照指标

不适于肥胖人士和糖尿病患者

25g

葡萄糖

0.8

4

0.17

清甜,微酸

食用产生大量热量,不适用糖尿病及肥胖人士

-

甜菊糖

200

0

0.91

明显苦涩味,需复配使用

安全性尚未普遍承认

4g

赤藓糖醇

0.65

0.2

0.03

甜味纯正、协调性好、入口有清凉感

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不设限制

木糖醇

1.2

3

0.04

甜味清凉

具有抗龋齿功效,主要用作无糖口香糖

不设限制

糖精

500

0

12.5

浓重苦味和金属味,需复配使用

过量服用会中毒,三级致癌物

2.5g

人工甜味剂

甜蜜素

50

0

3.33

明显苦涩味,需复配使用

过量食入危害肝脏及神经系统,西方多国禁用,我国仍合法使用

7g

阿斯巴甜

200

0

2.5

甜味纯正,近似蔗糖

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美国FDA拒绝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9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

40g

安赛蜜

200

0

3.33

高浓度明显后苦味,需复配使用

公认性价比高、使用安全的甜味剂,全球10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

15g

三氯蔗糖

650

0

3.25

甜味纯正接近蔗糖

安全性好,稳定性与溶解性较高,对苦味、涩味有遮盖效果

15g

纽甜

6000

0

20

甜味纯正,高浓度下后甜长

热稳定性差,过高甜度导致调配技术要求高

1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欧美主要甜菊糖品牌汇总

       欧美主要天然甜味剂品牌Truvia、SteviaInTheRaw、PureVia和PureCircle近年来快速崛起。这些品牌的产品主要以甜叶菊提取物甜菊糖作为蔗糖替代品,部分系列也使用罗汉果提取物。从消费人数的角度,Truvia和SteviaInTheRaw在美国消费人数分别从2013年的1342万和1114万增至2019年的1965万和2182万,增幅达到46.4%和95.9%;

       从销售额的角度,从2009年至2015年,Truvia天然甜味剂在美国的销售额从3340万美元增加至1.45亿美元,增幅高达334%。PureVia自2019年中旬在英国推出以来已成为该国增长最快的天然甜味剂品牌之一,其在法国天然甜味剂市场的份额更是达到了70%。此外,美国甜菊糖品牌PureCircle在2018年的销售额达到1.31亿美元,几乎是2012年3倍。

欧美主要甜菊糖品牌的产品及其制造商汇总

品牌

所属公司

主要产品

主要甜味剂原料

Truvia

可口可乐公司,嘉吉公司袋

装甜味剂,Spoonable,无卡路里袋,SweetComplete,糖果甜味剂,黑糖混合,无卡路里有机液

甜菊叶,赤藓糖醇

SteviaInTheRaw

坎伯兰包装公司

袋装甜菊糖,面包用甜菊糖,甜菊糖片,有机甜菊糖

甜菊叶

PureVia

百事可乐公司,Merisant公司

甜菊糖颗粒,甜菊糖液

甜叶菊

PureCircle

IngredionIncorporated

甜菊糖供应商,提供RebMRebD等高档甜菊糖产品

甜叶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甜菊糖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1、全球甜菊糖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甜菊糖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动向前瞻》显示,近年来甜菊糖产品大量上市,在人工甜味剂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实现了销量的逆势增长。据数据估算,在考虑新冠疫情冲击的情况下,2020年全球甜菊糖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692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达到9.986亿美元,2020年至2027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4%。

2020-2027年全球甜菊糖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预计2020-2027年,我国将成为甜菊糖市场增幅最快的国家,年复合增长率达12.5%,其次为美国,达20.3%。其他国家中,日本、加拿大和德国在2020-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预计分别为4.4%、7.4%和5.3%。

2020-2027年全球甜菊糖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从销量的角度来看,2012至2017年间亚太地区含甜菊糖的产品销量增长了40%,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也分别有21%、19%和17%的增幅。其中,饮料行业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8%,预计到2027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43亿美元。乳制品部门和面包与糖果部门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9.1%和7.4%。

2012-2017年全球含甜菊糖产品销量年复合增长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从产品数量上看,据数据统计,2012年,添加甜菊糖的产品还占不到全球代糖食品的1/4,但在2017年8月份已经达到27%,超过了原本最被广泛使用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2017年全球推出含甜菊糖的食品和饮料产品的数量达到3526件,是2010年的7.4倍。2018年,全球上市的含甜菊糖的产品数量达3819件,在饮料和食品的产品数量分别增长了33%和23%。

2010-2018全球推出含甜菊糖产品数量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我国甜菊糖市场规模

       2020年中国甜菊糖市场规模为9940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5%,占全球甜菊糖零售规模比例为17.5%。预计到2027年中国的甜菊糖市场规模将达到2.267亿美元。

2020-2027年全球甜菊糖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种甜叶菊,200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甜菊糖出口国,现国内甜菊糖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八成。美国是我国甜叶菊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占出口总量的1/3。

       3、美国甜菊糖市场规模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甜菊糖在美国天然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业中广受欢迎,开始被添加到茶叶和减肥混合物中。数据显示,2018年甜菊糖在美国的销售额增加了12%,其零售额仅次于白糖和红糖,零售额达到了2.94亿美元。成为美国食糖和甜味剂市场的第三大糖类产品,超过了三氯蔗糖、糖精和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

2018年美国食糖和甜味剂零售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xlx)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甜菊糖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动向前瞻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三聚磷酸钠行业产能收缩 出口整体放缓但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增长

我国三聚磷酸钠行业产能收缩 出口整体放缓但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增长

2020-2024 年,我国三聚磷酸钠产能、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均呈下降态势。这一阶段,行业内需表现疲软,但出口端需求强劲,三聚磷酸钠出口量持续上升。但进入 2025 年,行业整体出口节奏放缓,不过细分领域中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保持增长态势。此外,从价格维度看,三聚磷酸钠出口均价自2023年起逐步进入下行通道。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酚酮是由纯苯和丙烯加工得来的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包括苯酚、丙酮和中间产物异丙苯。自2012年以来,我国酚酮产能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2023年由于年内7套新建及1套扩建酚酮产能集中释放,国内酚酮产能年度增长率高达51%,总产能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23万吨/年。截止到2025年7月,我国酚酮产能已达到1126万吨。但

2025年09月18日
全球乙烯行业:中国产能贡献核心增量但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供给压力促原材料轻质化

全球乙烯行业:中国产能贡献核心增量但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供给压力促原材料轻质化

乙烯行业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乙烯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生产乙烯的国家。近年来,在需求刺激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乙烯生产国。

2025年09月18日
乘半导体与新能源东风而起 我国全氟烯醚行业国产进程加速

乘半导体与新能源东风而起 我国全氟烯醚行业国产进程加速

目前,全球全氟烯醚市场被少数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是我国不折不扣的“卡脖子”环节。然而,当前两大强劲动力正在驱动中国全氟烯醚行业迎来历史性拐点:一是下游需求的井喷,如国内晶圆厂前所未有的产能扩张与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国产替代的迫切性,在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下,国内领军企业正奋力突破技术

2025年09月18日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近年来由于行业发展好、产品利润高,导致大企业扩产,新企业陆续计划进入该行业,使得环氧树脂产能迅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从188万吨/年增至320万吨/年,产能年均增长约19%。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约为334万吨/年,同比增长4.5%。随着产能迅速扩张,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也在不

2025年09月18日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工业涂料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上游原材料(如环氧树脂、钛白粉)的稳定供应。近年来,随着国内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环氧树脂、钛白粉等关键原材料的产量持续增长,为工业涂料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成本与供应链保障。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受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近年来我国磷酸二铵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且产能变化主要以存量装置的淘汰与调整为主。在此背景下,行业产能不断收缩,已从2018年的2505万吨下降至2024年的2175万吨。随着落后产能淘汰,我国磷酸二铵行业产能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整体产能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83万个。而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有40%用于服务器冷却,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服务器过热,威胁服务器的安全运行。

2025年09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