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中国粘胶短纤行业发展现状:产量及需求量均下滑

        粘胶短纤属于人造纤维的一种,兼具天然纤维的舒适和合成纤维的功能性,具有吸湿性更高、染色性好、手感柔软、加工性好、环保可降解、穿着舒适性高等优点,性能接近棉花,是棉花的理想替代品,常用于各类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

粘胶短纤、棉花、涤纶短纤性能对比

棉花

粘胶短纤

涤纶短纤

核心资源

土地、水

森林

原油

性能

亲肤、强度低

亲肤、强度高

强度高

特点

可再生易降解

可再生易降解

不易降解

产能

国内供应不足,进口棉受配额限制

供应充足

供应充足

生产过程

占用土地、使用农药、用水量大

占地少、产生三废、用水量大

占地少、三废少、能耗低

劳动力

较高

较少

较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粘胶短纤是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人棉纱、混纺纱和非织造布等。其中人棉纱领域需求占比最大,为72%;混纺纱占比9%,非织造布占比在7%左右。

中国粘胶短纤行业下游应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世界粘胶短纤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随着各企业纷纷投产,我国粘胶短纤产量也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产量为394万吨,同比增长3.0%。2020年以来,我国粘胶短纤产量和需求量下滑,产能过剩压力较大。截止2020年1-6月,中国粘胶短纤产量达136.7万吨,同比大幅下降32.74%。此外,2019年国内粘胶短纤需求增长至350万吨。到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国内粘胶短纤消费量约150万吨,同比下滑9.8%。

2013-2020年1-6月我国粘胶短纤产量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2013-2020年H1中国粘胶短纤表观消费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受益于国内粘胶纤维产能的提高,国际地位也愈发突出,我国粘胶短纤出口量整体呈现稳健上升态势。据统计,2019年,我国粘胶短纤出口量为36.54万吨,进口量为22.79万吨;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粘胶短纤出口量为16.11万吨,进口量为7.47万吨。

2015-2020年H1我国粘胶短纤出口量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2015-2020年H1我国粘胶短纤进口量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CT)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粘胶短纤市场现状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未来前景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进入2025年,我国制冷剂生产端负荷较重。一方面是配额削减政策使得二代产能加速收缩。根据《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核发表》,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被严格控制在16.3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8.60万吨,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其中R22生产配额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当前,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不同作物实际施肥中,高产目标的单位化肥施用量较一般目标的施肥量有明显提升。我国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从提升单亩产量,还是保证种植面积都有相对较强的政策保障。

2025年07月01日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UV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2021年,中国UV领域的产值规模已达111.58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UV油墨和UV涂料产值规模分别达到48.24亿元、56.76亿元,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制造趋势的推动

2025年06月25日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长期以来,DOP凭借增塑效果佳、价格适中等优势,一直是我国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但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升,DOTP环保性得到市场认可,逐渐替代DOP成为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DOTP产能在增塑剂市场中的占比由2018年的占比由2018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39%;消费量占比由20

2025年06月25日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基础盐类产品是盐化工行业基石,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盐化工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多,成行业未来发展重点,同时将为盐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