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降解塑料PEST分析:政策大力支持 行业需求量持续增长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可以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各类原材料作为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由淀粉、植物秸秆、甲壳素、石油等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化学材料,如PLA(聚乳酸)、PHA(聚羟基烷酸酯)、PGA、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其中游产品主要包括餐具、薄膜、膜纸、快递袋、服装等;行业下游广泛应用于包装、农业、现代医药、纺织业等领域。

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政策环境(P)

       由于塑料制品的方便、便携性,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形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但是传统塑料回收利用困难,无法被自然分解,对环境造成较大负担,全球各地已将治理白色污染列为重点工作之一。而生物降解塑料则具备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因此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推动该行业的发展,鼓励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产业竞争力。

我国生物降解塑料相关法律法规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发布单位

主要内容

《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2008

国务院

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2015年,吉林省正式实施禁塑令,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禁塑地区。

《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规划》

2012

工信部

提出发展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可降解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

2012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提出加大高科技产品创新开发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着重培育新兴产业等任务。在普通塑料包装薄膜、袋上,提出推进生物可降解材料及系列产品、个性化包装薄膜设计、功能性材料及产品等。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及制品上,提出重点发展具有高阻隔性、避光等功能性复合膜材料,推广环保型助剂等。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2013

国家发展改革委

将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列为鼓励类。

《循环发展引领计划》

2016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其中包括,加大对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查处力度,巩固限塑成果;加大对生产、销售过度包装商品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制使用制度;全面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坚决关停无照经营、达不到环境标准和安全标准的小企业、黑作坊,持续打击非法改装,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塑料包装制品》

2016

国家环保部

新标准将对塑料包装制品的原材料、生产过程、降解性能、生物碳含量、印刷、标签和贮存等方面做出重要调整。

《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装袋通用技术要求》

2017

吉林省质检院

该标准将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装袋细化分为购物袋、连卷袋、平口袋、提携袋。制定《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装袋通用技术要求》吉林省地方标准,有利于规范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装袋生产、销售和推广应用,对于促进该省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GB/T 38082-2019 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

2019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生物降解塑料树脂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薄膜、经热合或黏合等制袋工艺加工制得的塑料购物袋,也适用于生物降解塑料与其他材料复合的购物袋。

本标准不适用于仅以包装使用且不以携提为目的的生物降解塑料袋如生物降解连卷袋(也称撕裂袋或点断袋)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

2019

国务院

草案强化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者的责任,完善排污许可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

2019

住建部等9部门

明确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2019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2020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

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臵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禁塑限塑令”

2020

国家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

要求在2025年,完善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对不可降解塑料逐渐禁止、限制使用。同年71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等九个部门就落实禁塑限塑令,要求各地在8月中旬前下达省级实施方案,确保如期达成目标任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经济环境(E)

       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市场规模在2017年之前增长幅度较慢,随后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7.2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1.4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14%;预计到2020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达到70.55亿元。

2013-2020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社会环境(S)

       随着国家对“白色污染”的加强治理,传统塑料的使用得到一定的遏制,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随之逐步攀升,2012年的需求量约为22万吨左右,到2018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需求量增长至45万吨,同比增长12.5%。预计在2019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将达到52万吨。

2012-2019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技术环境(T)

       2020年最严“限塑令”开始全面实施,塑料污染治理措施和力度持续升级,我国生物降解塑料需求增加,生产缺口加大,多家企业纷纷布局扩产各类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如康辉石化(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在2021年1月19日正式签约年产6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或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可降解新材料项目。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生产企业在建项目情况

企业

项目情况

康辉石化

2021119日,年产6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可降解新材料项目在恒力落户。

道恩股份

2021117日,拟计划投资建设12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树脂(PBAT)项目,其中一期项目6万吨/年连续聚合生产装置将委托中纺院承接,双方合同总金额为2.65亿元。

宇新股份

2020113日,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管委会、惠东县政府与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包括先行项目和主体项目(主体项目分为一期、二期和远期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59亿元。其中,先行项目为6万吨/PBAT项目,投资额约为5亿元。

金晖兆隆

20201227日,金晖兆隆2×6万吨生物降解塑料PBAT项目总承包合同签约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

莫高股份

20201221日,甘肃莫高聚和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的PBAT项目试车成功。

蓝山屯河

20201126日,新疆维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4万吨/年聚酯类可生物降解树脂项目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发布。

瑞丰高材、聚友化工

20201024日,在上海举行签约仪式暨签署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双方就公司规划年产30万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PBAT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四川能投

2020 1023日,四川能投化学新材料有新公司年产12万吨生物降解系列聚酯树脂项目一期招标代理机构招标公告发布。

万华化学

20201022日,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PBAT生物降解聚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

山东睿安

20201016日,山东济宁市87四个一批项目集中开工。位于金乡县的山东睿安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7亿元,年产6万吨共聚酯系列产品,可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3.5亿元。项目建设完成后,主产品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6万吨/年,副产品THF(四氢呋喃)0.736万吨/年。

宏源新材

20201015日,四川省广安市在重庆举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签约现场,宏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广安经开区达成投资20亿元的重磅协议,将建设年产30万吨PBAT和年产20万吨PBS项目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