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整合营销传播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参考市场调研《2017-2022年中国咨询策划服务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自2001 年我国加入WTO以来,跨国企业(包括跨国营销服务机构)纷纷入驻中国,这些跨国企业在带来营销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营销理念,包括整合营销传播理念。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以及营销娱乐化、体育化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下,近年来媒体、传播形态、公众信息获取方式和消费态度已发生巨大变化,我国整合营销传播行业呈现出营销手段和技术、营销传播渠道多元化的趋势,导致了企业对整合营销传播需求的不断加深,我国整合营销传播行业开始向规模化和专业化转变。具体而言:

       (1)内容、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品牌主营销开辟了新的空间

       近年来,媒体环境的多元化创新为整合营销传播活动在内容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和平台。

       一方面,在内容创新上,品牌主借力新的内容平台不断开发营销新形式。影视剧软植入,娱乐节目营销等都与之前单纯的品牌报告有所不同,在内容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外向延展上花了更多工夫。此外,基于不同的传统媒体平台,传播创新形势也有差异。除了多元视角的软性传播在电视媒体上的表现更为突出外,广播电台以及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企业更多向线下活动倾斜,而户外广告则以突破传统的创意内容和呈现形式吸引了消费者的大量关注。

       另一方面,在技术创新上,数字新媒体发展渐入正轨,为品牌主创新营销提供了条件。2010 年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开始运营;2011 年被称为智能机这一代表性移动终端的发展元年;2011 年互联网巨头腾讯推出全新的微信平台为用户提供私人化互动平台……;互联网、移动电视、手机APP 和数字户外等新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营销传播方式,为品牌主开发新应用、创新营销提供了基础。在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平台及终端的发展正迎来高速增长。

       (2)营销手段和技术呈现多元化,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相互补充,形成了跨媒体传播

       一方面,内容及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品牌主营销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产品同质化程度的提高和行业竞争加剧,品牌主对品牌的建设由对单纯依赖媒体广告转向综合运用传统广告、数字营销、公共关系、娱乐营销以及体育营销等一系列工具。在整合营销传播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在企业营销传播媒体组合中扮演的角色在发生转变,而作为传统媒体有益补充的数字媒体,则以更加互动化、精准化的优势发挥其功用。二者有效配合,实现从孤立到联动的跨媒体传播,从而发挥媒体联动的力量。

       (3)整合营销传播服务需求扩大,整合营销传播服务供应商发展机遇良好

       在营销手段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对不同的媒介资源、不同的营销技术和手段进行有效整合,并充分发挥各种营销手段、营销传播渠道的协同效应,已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对跨国企业和本土的大型企业而言,整合营销传播已经是一种现实的需求: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看,跨国企业有实力和基础执行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为竞争对手设置更高的门槛;而对本土的大型企业而言,为应对外国品牌的市场冲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也有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动力。

       但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对整合营销传播的执行多停留在技术协调层面,即考虑“同一声音、统一形象”,较少考虑企业制度、组织结构的整合,没有系统采纳整合营销传播的思维方式。我国企业对整合营销传播存在较大的需求,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未能很好地运用,这为专业化的整合营销传播服务供应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4)数字营销发展势头迅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率提升,微博、微信、视频、SNS 等新型传播方式频现,电子商务发展日趋成熟,品牌主的传播和销售可以同时在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实现,销售又为品牌主的传播提供了内容和口碑,数字营销传播呈现“传播即营销、营销即传播”的特征,数字营销传播在品牌主营销传播中的地位持续提升,数字广告收入(包括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占中国广告市场总收入的份额由2013 年的30.30%上升到2015 年的43.60%,数字广告已经超越电视成为第一大媒体。

 

       根据数据显示,移动广告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截至2015 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901.3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78.3%。移动广告的整体市场增速远远高于网络广告增速。

       预计到2018 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 亿元,在网络广告市场的渗透率近80%。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在未来的不断发展,各种基于数字技术基础不断涌现的数字媒体新形式将逐步构建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体无缝衔接,实现消费者24小时的媒介接触及媒介使用生活,“70 后”、“80 后”、“90 后”、“00 后”将成为全面数字化的一代,数字营销传播未来将越发重要。从数字营销传播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社交广告已经成为广告主倾向的广告类型,腾讯、微博成为中国广告主最看重的媒体资源,用户规模及社会化传播价值成为广告主选择媒体的关键因素。总体而言,移动、社会化和大数据成为中国数字营销的三大核心趋势。

       (5)行业并购成为常态

       目前,我国整合营销传播行业已进入行业整合阶段,跨行业以及行业内部的并购成为常态。2014 年6 月,华谊嘉信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迪思传媒100%股份,估值4.60 亿元;2014 年9 月,深圳市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以现金及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上海友拓公关顾问有限公司,交易作价为4.60 亿元;2014 年11 月,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收购上海氩氪广告有限公司100%股权和银色琥珀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作价分别为2.26 亿元和1.95 亿元;未来,行业整合的格局将使得实力强大的营销传播集团开始形成。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人口老龄化加深催生旺盛需求 我国老年用品行业整体发展环境持续利好

人口老龄化加深催生旺盛需求 我国老年用品行业整体发展环境持续利好

政策环境支持和引导老年用品行业发展;经济和社会环境促使老年用品行业下游需求增长;技术环境持续助力老年用品智能化转型。在这些因素作用下,预计未来老年用品行业还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达到4.6万亿元,2023年增长至5万亿元,预计2050

2024年05月14日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现状 市场随餐厨垃圾持续产生而扩大 处理方式趋向环保化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现状 市场随餐厨垃圾持续产生而扩大 处理方式趋向环保化

2019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规模达244.1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规模约为373.56亿元。到2025年我国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将达到15000-17000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45%左右。届时,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突破500亿元大关。

2024年05月09日
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尚未形成垄断性企业

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尚未形成垄断性企业

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加速发展,2022年市场规模达200亿元,2016-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2%。预计2026年我国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左右。

2024年04月30日
全球CIS行业分析:规模稳定扩大 多摄像头、高画质手机拉动市场需求上升

全球CIS行业分析:规模稳定扩大 多摄像头、高画质手机拉动市场需求上升

在中国市场,CIS有望成为第一批我国占据全球份额10%以上的半导体品类之一。其中,我国车载CIS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43%,2023年约为13.42亿美元。整体来看,我国CIS市场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2021年销售额为295.4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明显快于全球,预计2023年将达到433.2亿元。

2024年04月29日
宠物经济爆发的背后 我国宠物行业细分市场潜力未完全挖掘 亿级赛道有望诞生

宠物经济爆发的背后 我国宠物行业细分市场潜力未完全挖掘 亿级赛道有望诞生

同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将使居民能够承担更多的养宠成本,提高居民的宠物消费能力和意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2024年04月29日
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正处于关键发展期 未来市场仍具发展潜力

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正处于关键发展期 未来市场仍具发展潜力

2019年-2021年,我国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逐年递增,2021年突破110亿元;2022年,受到线下消费场景到店客流出现显著下滑等因素影响,其市场规模出现下滑,降至100亿元;2023年,随着线下消费场景复苏,其市场规模恢复增长,超过120亿元,同比增长26%。

2024年04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