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对比美日发展路径 我国已具备推广钢结构宏观经济基础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钢结构市场产销调研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通过简要对比美国与日本装配式建筑高速发展期的宏观经济状况,我们认为在我国工业化水平稳步推进、人口红利消退,以及城镇化率快速提升等因素的背景下,以钢结构为主的装配式建筑的宏观经济发展基础已初步形成。从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2010 年开始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比值逐步提升,但整体水平仍低于部分发达国家。

2010 年以来,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占粗钢产量比值显著增加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我国钢结构总产值占比较低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1. 我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升,铸成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基础工业条件

           装配式建筑部件的制造和加工可以提前在工厂中完成,这是其与混凝土建筑相区别的重要特点,故一国工业化程度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形成了成规模的生产,才能提升各建筑构建的生产效率与效益。由于中国缺乏工业化程度衡量的指标,我们以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来反向衡量一国的工业化程度。

           美国的工业化水平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高速发展,在70 年代遭遇一段瓶颈期后继续增长。从90 年代开始,工业化水平就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程度,20 多年的变化幅度不超过1%。而通过回顾历史可以发现,1950 年到1973 年正是美国装配式建筑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故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的确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支持作用。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建国初期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值超过50%,但除去60 年代因大跃进时期而出现的非正常数据外,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处于稳步推进态势。从本世纪开始,工业化的步伐开始放缓,10 年来数据下降不超过2%,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升铸成我国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工业条件。

美国农业、林渔业和狩猎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中国农林牧渔业占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2.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装配式建筑迎来又一利好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口红利和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发展使混凝土结构较钢结构建筑具有显著成本优势,这是我国装配式建筑难以推动的原因之一。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未来人力成本或将加速上升,装配式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美国非农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从上个世纪60 年代起进入加速上涨阶段,并在80 年代出现放缓拐点。同样的时期内,美国也迎来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高速增长时期,因此成本因素是促进产能升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中国城镇就业人员的工资也在快速地上涨,10 年内工资翻了三倍,并且仍然还没有出现拐点。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条件下,未来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增速的放缓,但从长期趋势上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整体中枢有所上移,产能升级逐渐迫切。然而人力成本上移将进一步缩小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整体差额,从而对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化推进形成利好。

美国部门生产力和成本指数:非农企业单位劳工成本(定基:2009 年=10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中国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定基:2009=10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3. 城镇化水平提高为装配式建筑提供广阔市场

           美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基于成熟化的城市建设水平上的,对我国的参考意义不大。早
           在上世纪50 年代,美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超过了60%。相对的,日本在二战之
后的城市化起点比较低,可以作为我国发展的参考指标。

           日本的装配式建筑在1958 年至1973 年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下图可看出,战后日本城镇化水平也在快速地提高,并在1975 年达到拐点,随后进入平稳期。就日本而言,城市建设地扩张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在日本,钢结构建筑地比例已超过70%。

           目前我国也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2009 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相对应地日本是在1955 年达到这一水平,随后几年便开启了装配式建筑的增长,因此,中国目前城镇化率的稳定提升,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推动,装配式建筑将从城镇化率的扩大中获利。

日本的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4. 日本出路:建立标准化、施行经济补助、完善住宅性能认定

           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国,因此从一开始就对环保节能的装配式建筑给予很高的重视。1968年,日本专家首次提出“住宅产业化”,从此便开始了装配式建筑的高速发展。

           在2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通过标准化的建立、经济补助的开展、住宅性能认定的完备来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建立。目前日本装配式建筑占总建筑比例超过70%,钢结构建筑占新建房屋比例超过20%,已经形成了非常发达的工业化建筑生产体系。

日本“住宅产业化”重要政策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标准化、经济救助、住宅性能认定是日本的“三大法宝”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统计数据库、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建筑幕墙行业:市场产值、产量出现下降 玻璃幕墙占据近50%份额

我国建筑幕墙行业:市场产值、产量出现下降 玻璃幕墙占据近50%份额

现阶段,幕墙行业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建筑技术、功能和艺术之间的融合度,在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突破。2022年我国建筑幕墙产量达到18250万平方米,较2021年有所下降。

2024年05月15日
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将迎“强者恒强”局面 需求推动及应用拓展下市场增量可观

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将迎“强者恒强”局面 需求推动及应用拓展下市场增量可观

随着防水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进步,防水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成功应用于包括房屋建筑、高速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和城市道桥、机场和水利设施、综合管廊等众多领域。此外,近年来光伏行业发展迅速,防水材料在光伏屋面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2024年04月25日
我国智能建筑行业:楼宇自动化为技术基础核心 市场梯队化格局明显

我国智能建筑行业:楼宇自动化为技术基础核心 市场梯队化格局明显

2019年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人民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领域的延伸,智能建筑市场前景仍然巨大,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将达3.2万亿元。

2024年04月03日
我国软体家具行业:消费市场呈现“V”型走势 沙发、床垫等是重要细分品类

我国软体家具行业:消费市场呈现“V”型走势 沙发、床垫等是重要细分品类

2017-2022年我国软体家具行业呈现“V”型走势。具体来看,2018-2020年受房地产发展放缓以及疫情影响,消费规模有所收缩。但进入2021年以来我国软体家具消费规模有所回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软体家具消费规模为197亿美元,同比增长4.8%。2022年我国软体家具消费规模增长至215亿美元。

2024年03月18日
我国木制家具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精装房领域存在巨大潜在空间

我国木制家具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精装房领域存在巨大潜在空间

2021年我国家具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迅速,较上一年增长了1129.2亿元。虽然2022年受疫情和外贸影响,家具行业营收有所下降(7624.1亿元),但预计随着经济回暖,家具行业营业收入势将重回增长态势。

2024年03月15日
我国智能门锁行业分析: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现群雄逐鹿格局

我国智能门锁行业分析: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现群雄逐鹿格局

智能门锁行业凭借着便捷多样的开锁方式和更为保障的安全防护功能,迅速培养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近几年发展迅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门锁市场全渠道销量为1801万套,同比增长2.4%,至今五年间的复合增长率为 6.5%。

2024年02月21日
城市更新行业现状及前景 老旧小区改造为重点内容 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9万亿

城市更新行业现状及前景 老旧小区改造为重点内容 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9万亿

中国城市开始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中国经济新风口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2023年我国城市更新行业市场规模已超6万亿元,预计2029年我国城市更新市场规模将超9万亿元。

2024年02月06日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营收规模稳定增长 专业化、综合化转型趋势明显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营收规模稳定增长 专业化、综合化转型趋势明显

根据数据显示,2022,工程总承包收入金额约45077.6亿元,占比约为85%;工程设计收入金额约5629.3亿元,占比约11%;工程勘察收入约1077.7亿元,占比约2%;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收入约1014.5亿元,占比约2%。

2024年01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