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建设国家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推进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中国生态示范管理行业全景分析及未来五年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2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新机制,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引领辐射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提升方面取得明显成绩。

  2017年2月13日,淮安、汕头、铜陵狮子山、内江、咸宁、鄂尔多斯、常德、黄冈、宿迁、安顺等10家省级高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截至目前,全国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56家。同时依托实力较强国家高新区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达17家。

  “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强力支撑。”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日前科技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阴和俊表示,近年来,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强化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牵引能力日益增强,已成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年营业收入预计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总产值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尤其是17个国家自创区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四川成都等国家自创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数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2016年1-11月,张江自创区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5%,苏南自创区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9.7%。

  此外,国家高新区聚集大量创新要素,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载体。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R&D经费支出达4521.6亿元,占全国企业的41.6%,全部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162.3件,是全国就业人员平均水平(19件)的8.5倍。技术合同成交额2635.6亿元,占全国26.8%。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0.8%。从业者1719万人,52.7%为大专以上学历,82.2万名硕士,8.9万名博士,当年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50.7万人。

  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与氛围,持续集聚创新创业要素与主体,率先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涌现出一大批以创业咖啡、创业苗圃、新型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

  如今,国家高新区集聚了31160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企数量的40.9%;国内外上市企业1170家,211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0633家,超100亿元的企业362家,超1000亿元的企业10家。

  “国家高新区和自创区一直坚持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在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上一直在加快步伐。”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秦勇表示,这几年国家高新区和自创区在新型产业组织、新兴业态的培育、构建高新技术转移转化通道和产业化平台等方面出台了很多举措,成效非常好。如今,自创区和高新区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力量。

  以爆发式增长的独角兽企业为例,根据3月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16年全国131家独角兽企业的总估值达4876亿美元,其中104家独角兽企业是在高新区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占比79%。北京中关村拥有65家独角兽企业,是全球除美国硅谷之外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区域。全国高新区中的世界一流园区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产生独角兽企业的摇篮。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处于发展方式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爆发式增长的独角兽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向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引擎。“而国家高新区作为新经济引领者、双创示范基地,为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提供了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成为全国独角兽企业的主要聚集地。”

  “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资源集聚作用。”张志宏表示,推进国家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的方向转型升级,促进高新区又高又新发展。引导国家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有力地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为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支持有条件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运用政策、财政等手段,开展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工程(行动)。鼓励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创新创业尖峰地区继续完善创新生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旗帜

  国家高新区围绕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在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和金融融合、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人才聚集、新型创新组织发育、产城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努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进一步深化“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创业企业注册手续,创新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模式,积极向产业组织者转变。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中关村是我国新经济的发源地,也是与新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供给的试验田。中关村从2010年起先后开展了“1+6”和“新四条”等一系列政策试点,并于2014年对股权激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政策、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进行了深化改革。2016年,中关村再次推出开放式创新政策,建立“类海外”创新创业环境。比如,中关村争取公安部推出了开通申请永久居留“直通车”、设立审批服务窗口等20项外籍人才出入境政策。

  此外,中关村率先开展“外债宏观审慎”试点,目前签约金额39.15亿美元,业务笔数和金额在全国试点范围内均居第一位;中关村积极争取国家食药总局支持,在中关村率先开展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等12项试点政策,为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6年,天津高新区锐意改革创新,全国首推创通票制度,服务内容不断完善、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围绕产业发展持续推出投贷联动等一批新政策、新举措。

  2016年珠海高新区也率先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业务,域内政府天使投资、创投基金和融资担保资金总规模超过10亿元,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达40家,占珠海市1/3。

  同时,国家高新区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节点。越来越多的国家高新区开始建设海外孵化器、海外产业园,探索产能输出、技术溢出和成熟模式的国际辐射。2015年国家高新区出口创汇4732.7亿美元,占全国货物和服务出口的18.5%;共吸引留学归国人员10.9万人,引进外籍专家1.3万人,外籍常驻人员5.5万人。

        “‘十三五’我们面临着国际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经济新常态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高新技术发展任重道远。将继续加大推进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建设力度。”阴和俊表示,科技部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按照“东转西进”的布局设想,继续优化布局国家自创区。研究制定自创区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数据统计、动态监测和运行评价,使国家自创区先行先试和创新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得到更大发挥。以升促建,指导推进省级高新区升级,强化国家高新区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强高新区分类建设、分类指导,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着力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不断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水平,加强对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的指导,使国家高新区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率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和高效率的创新体系,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格局,率先形成绿色协调发展的科技产业新城区,率先形成开放共享、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平台。


资料来源: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xz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从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来看,随着需求增加,近年来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保持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从2917万平米增长到4120万平米,年复合增长率为9.02%。

2025年03月08日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回顾2024年,我国土地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持续下降,成交楼面均价、土地流拍率均有所回落,溢价率处于历史地位,但是随着9月份针对地产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市场对于地产“止跌回稳”的信心逐渐增强。考虑到销售改善传递到土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预计2025年土地市场成交量或迎来筑底,核心城市成交价格有望保持强势。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2022-202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出口需求减少,我国卫生陶瓷产量逐渐下降。同时其出口均价不断下跌,由2020年的93.63美元/件下降至2023年的64.85美元/件。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旧房翻新改造已成为卫生陶瓷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此外,卫生陶瓷产品属于“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型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虽然我国智能坐便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坐便器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精装修市场配套率提升,我国智能坐便器产量、内销量和内销额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2023年达到9.6%左右。

2025年01月24日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政策推动以及市场需求上升,近年来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和渗透率不断上升。同时装配式建筑凭借着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依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节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2025年01月22日
欧美为家居电商行业主要市场 亚马逊平台地位突出 市场将向具备供应链优势企业倾斜

欧美为家居电商行业主要市场 亚马逊平台地位突出 市场将向具备供应链优势企业倾斜

家居行业线上化趋势下,全球家居电商市场空间广阔,2023年收入达2564亿美元,其中客厅、厨房及餐厅应用市场总占比接近50%。从销售地区看,欧美地区为家居电商主流销售市场,欧洲市场以德国、英国、法国为主。

2025年01月20日
全球户外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露营、房车经济将持续带动需求提升

全球户外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露营、房车经济将持续带动需求提升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广泛普及,户外运动市场持续发展,户外家居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27年全球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87.25亿美元。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户外家居市场发展成熟,2027年美国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97.96亿美元,欧洲区域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84.80亿美元。长远来看,露营、房车旅居市场需求快速

2025年01月09日
滑雪成冬季游客重要选择 我国滑雪场数量持续增加 室内滑雪场与高端雪场需求旺盛

滑雪成冬季游客重要选择 我国滑雪场数量持续增加 室内滑雪场与高端雪场需求旺盛

当前我国冰雪运动市场正在迅速崛起,经济效益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我国滑雪场数量持续增加,截至到2023年底已达到935个。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冰雪旅游政策的推动,室内滑雪场全面爆发,成为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强国。此外高端雪场需求旺盛,2023-2024 雪季滑雪人次增长在 30%以上,未来占比提升空间较大。

2025年0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